连云港抗日山导游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页码 页码页 / 总共 NUMPAGES 总页数 总页数页 连云港抗日山导游词   抗日山原名马鞍山,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西部苏鲁两省交界处,主峰海拔173米。下面是带来的连云港抗日山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连云港抗日山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热忱欢迎大家来抗日山风景区参观游览。   抗日山原名马鞍山,位于赣榆县西部苏、鲁两省交界处,素有中国抗日第一山之美誉。1941—1944年间,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以及滨海军区的广大军民曾四次兴工为死难烈士树碑建塔,抗日山由此而得名。   抗日山风景区占地20xx多亩,有大小景点20余处,主体景观抗日山烈士陵园占地360多亩,依山而建,分为八个坡段,363级台阶,由抗日烈士纪念塔、纪念堂、纪念碑、碑廊、国防园、盆景园、集会广场、马鞍石、景观亭、神龟泉等景点组成。抗日山烈士陵园是我国建园最早、规模最大以抗日命名的烈士陵园,它是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里,由滨海区军民一边打仗一边修建的,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陵园内安葬的烈士既有八路军将士,又有新四军将士;陵园内既有国内革命烈士的墓碑,又有国际友人纪念碑;纪念馆里既有中共抗日将领事迹的展示,又有国民党爱国将领英勇抗日的事迹介绍。   1982年以来,景区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还被国家旅游局列入全国十二大红色旅游景区之一的苏鲁皖红色旅游景区,纳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20xx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苏北鲁南地区重要的红色旅游胜地。   现在我们来到了陵园的第一坡段——集会广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多次对景区进行修整和扩建,仅20xx年至20xx年就一次性增加投资20xx多万元,新建了景区大门、水上乐园、曲桥亭榭、集会广场、碑廊、管理大楼和两处停车场,改建了革命烈士墓、烈士纪念馆、纪念堂,完成了水、电、通讯、音响等配套设施,增加绿化面积近10万平方米,使景区旅游环境和游客接待条件得到进一步改观。如今的抗日山风景区,已是亭塔耸峙,碑碣林立,松柏常青,花木峥嵘,一个以抗日烈士陵园为主体,以休闲旅游为内涵,集人文景观、自然景观、革命传统教育、旅游休闲于一体,山水环绕,植被茂密,景色优美,风光独特的风景区以其独特的魅力每年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万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胜地。一幅山上人文景观,山坡绿树果园,山下娱乐休闲的壮丽画卷正在向世人缓缓展开。   抗日山烈士陵园始建于1941年7月,第一座纪念建筑物,抗日烈士纪念塔于1942年7月落成。目前,陵园墓区中有751座烈士墓,安葬着800余位烈士的忠骨,塔碑上铭刻着3576位烈士的英名。每年清明节期间,苏北、鲁南等地数十万群众前来陵园,瞻仰先烈,凭吊忠魂,一些大型集会、纪念活动等,就是在这片广场上进行的。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碑廊,总长60米,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碑廊建筑高度13米,共立200多块碑。碑上所刻内容来自于两方面:一是自建园以来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为陵园题写的字词诗,二是请国家、省、市领导同志为建园60周年纪念活动题写的字词诗等。   我们面前的就是小沙东海战烈士冢,两边分别是陈毅与陈士榘的题词——浩气长存、英灵千秋,背面是当年滨海军区政治部撰写的《纪念小沙东海战烈士文》。   1943年3月,我新四军团以上干部、战士共51人赴延安学习,途经赣榆县小沙东黄海海面时,与日军巡逻艇遭遇,于是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木船对铁艇的海战。新四军的将士们用手榴弹和驳壳枪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从凌晨一直坚持到黄昏。在这场战斗中,新四军三师参谋长彭雄、八旅旅长田守尧等16名干部光荣殉国,其中包括田守尧将军的夫人陈洛莲、张池明将军的夫人张明等4位女同志。彭雄等同志牺牲后,八路军115师和新四军三师分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烈士们的遗体就安葬在这里。   关于彭雄和田守尧同志的生平简介向各位游客作一简单介绍。彭雄同志是江西省永新县人,生于一九一五年,十四岁参加革命。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参谋长。一九四三年三月十七日,在指挥小沙东海战中,壮烈牺牲,时年二十九岁。   田守尧同志是安徽省六安县人,生于一九一五年,十四岁参加革命,历任班长、排长、政治指导员、营长、团政治委员、团长、旅长。一九四三年三月十七日,在指挥小沙东海战中壮烈牺牲,时年二十九岁。   小沙东海战烈士冢原来是一座土墓,当年为了建墓,五十多名战士艰苦奋战十天时间,共搬运土方二百五十万斤,平均每人每天搬运土方五千斤。他们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创造了敌后抗战史上的一大奇迹,被群众誉为驮山虎。   我们面前的这两座纪念碑是为纪念国

文档评论(0)

153****37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