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指导书(框架结构设计)-基础设计.doc

毕业设计指导书(框架结构设计)-基础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1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基础设计 8.1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8.1.1按持力层强度初步确定基础底面尺寸 1.轴心荷载时 要求pk?fa 错误 ! 未 找 到 引 用 源 。 (8-2) 将(8-2)代入(8-1),得基础底面积计算公式: A? Fk f a??Gd 式中:pk—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应力值;fa—修正后的地基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 Gk—基础自重及基础上的土重,一般取Gk??G?d; ?G—基础及基础上填土的平均重度,一般取20kN/m3; d—基础埋深。 在轴心荷载作用下一般采用方形,即l?b?A。 2.偏心荷载作用 要求 pk?fa pkmax?1.2fa 对常见的单向偏心矩形基础(见图8-1): 当偏心距错误!未找到引用源。e? l 6 时 pmax kmin? Fk?Gklb?Mk W 或 pmax Fk?Gk ?kmin? lb ?? 1?6e? b?? (8-1) pk k? Fk?Glb (8-3) (8-1) (8-4) (8-5) 1 当偏心距e>l时 6 !未找到引用源。 错 (8-6) 误pkm2(Fk+Gk)= 3lk 其中 k= 式中: b-e 2 ∑M,∑Fkk—由上部结构传来的作用于基础底面形心处的轴向力、弯矩标准组合值 ; W—基础底面面积的抵抗矩,W=12bl;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6 l— 基础在弯矩作用方向的长度 ; e—偏心值; e= Mk Fk+Gk 图 8-1 基底压力分布 确定矩形基础底面尺寸时,为了同时满足(8-1),(8-2)条件。一般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对fak进行深度修正,初步确定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根据荷载偏心情况,将按轴心荷载作用计算得到的基础底面积增大10%-40%, 即: A=(1.1-1.4)Fk (8-7) fa-rGd (3)选取基底长边l与短边的比值n(一般取n≤2),于是有: b= (8-8) l=nb (8-9) (4)考虑是否对地基承载力进行宽度修正,如需要,在承载力修正后,重复上述②、③步骤,使所取宽度前后一致。 (5)计算偏心距e和基底最大压力pkmax,并验算是否满足式(8-1)和(8-4)的要求。 (6)若b、l取值不适当,可调整尺寸再进行验算,直至定出合适的尺寸为止。 8.1.2抗震承载力验算 验算天然地基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力时,按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值的基础底面平均压力pk和边缘最大压力pkmax应符合下列各式要求: pk≤faE pkmax≤1.2faE faE=ζafa 式中 faE—调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载力 ; fa—深度、宽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 ζa—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采用。 8.1.3地基软卧层强度验算 要求 pcz+pz=faz (8-10) 式中 : pcz—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时软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应力值; pz—软卧层顶面处土的附加应力值; faz—软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软卧层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其中pz一般按简化方法计算,即 pz=(pk-pc0)bl (8-11) b+2ztgθl+2ztgθ 3 式中 : pc0—基底处土的自重应力值; z —基底至软卧层顶面的距离; θ —地基压力扩散角; 地基压力扩散角 表8-1 注:1 2 Es1为上层土压缩模量;Es2为下层土压缩模量; z/b<0.25时取θ=00,必要时,宜由试验确定;z/b>0.50时θ值不变。 图 8-2 软卧层验算 8.1.4地基变形验算 要求 ?≤[?] (8-12) 式中:?—建筑物的地基变形计算值; [?]—地基变形允许值; 是否进行地基变形计算,根据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及上部结构和地基条件,查看《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8.1.5确定基础高度 矩形独立基础高度由混凝土受冲切承载力确定,基本原则是基础可能冲切面外的地基净反力产生的冲切力应小于或等于基础可能冲切面(冲切角锥体)上的混凝土抗冲切力。 即: Fl≤0.7βhpftamh0 (8-13) am=1(at+ab) (8-14) 2 Fl=pjAt (8-15) 式中: 当h不大于800 mm时,取1.0;当h大于等于2000 βhp—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 mm时,取0.9,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用; 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h0—基础冲切破坏锥体的有效高度; am—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计算长度 当计算柱与基础交接处的受冲切承载力时,at—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的上边长; 取柱宽;当计算基础变阶处的受冲切承载力时,取上阶宽; 图 8-3 计算阶形基础的受冲切承载力截面位置 ab

文档评论(0)

3344483c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