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战略企图与我们的对策..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沈思玮 上个世纪,几乎没有人会想到二十一世纪国际政治的中心是中美两国的战略 博弈,这充分证明了小平同志“ 改革与开放”战略的巨大能量。当美国逐步转向遏 制中国的时候,我们需要及时地调整国家战略。   一、资源与成长空间是国家博弈的基本目标   马克思指出:“ 资本主义必然从自由资本主义向跨国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这 一著名论断穿越时空,在反全球化的浪潮中再次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邱吉 尔曾经说过:“英国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因此,利益博弈是国家关系的基础。而国家博弈的根本在于对于资源与成长 空间的争夺,因为其稀缺性,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命题是价值来自于稀缺性。上个 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可作为其最佳的注释。作为二次大战的结果,美国取代 了英国成为全球的霸主,主导了国际金融、经济、政治、军事秩序。   1978 年的“布热津斯基原则”——抑制发展中国家发展以保持发达国家竞争 优势,确立了发展中国家作为发达国家原材料供应地以及商品倾销地的地位。在 冷战背景下,为了对抗华约集团,美国扶持了德日,并容忍了德日的国家资本主 义模式,最终为自己培养了强大的竞争对手。八十年代,美国开始了在拉美国家 的实验,据此在 1990 年提出了“华盛顿共识”,试图通过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 金融一体化、政治一体化为美国资本获得最大的利益,再次验证了马克思的著名 论断。   在自由化、市场化、民主化的旗帜下,美国资本与私人资本在拉美国家恣意 泛滥,控制了这些国家的铁路、电信、矿山、银行等经济命脉,并突破国家对于 价格的管理,带来剧烈通胀、两极分化,以及社会动荡,导致国内资本外逃美国。 自八十年代以来,拉美国家经济危机频仍,政权频繁更迭。   二、美国对于我国的战略企图以及发展过程   兵法云:“ 能,故示之不能,用,故示之不用”。成功的战略往往有一个成功 的战略欺骗。由于政治体制的原因,美国的战略基本是透明的。而我国的战略可 以是不透明的,令美国非常恐惧。   美国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战略当然是“拉美化”,就是通过所谓的“ 自由化、市 场化、民主化”来推进“经济一体化、金融一体化、政治一体化”。由于布什对于 军工、石油利益集团的过度迁就偏离了这一目标,错误地发动了“反恐战争”,使 美国陷入当前的困局。   从经济一体化来看,美国通过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获得了产业资本利 益,而发展中国家获得了就业,利益基本相当,可以说是双赢。从金融一体化来 看,美国可以借助强大的资本力量对于发展中国家进行掠夺,是美国绝对的利益。 发展中国家最佳的方法是战略防守,德日的国家资本主义模式就是最好的防守模 式。从政治一体化看,政治是一个国家的规则环境,所谓的美国民主政治实际上 是大资本的民主,为资本逐利提供最大的便利。发展中国家金融、政治自主性是 最重要的防火墙。   在陷入“反恐战争”不能自拔的情况下,美国智库迅速回到了“华盛顿共识”的 立场上,以佐立克、鲍尔森为代表的“知华派” 占了上风。其核心思想是通过保持 和中国的良好接触以诱导中国向美国所希望的方向上转变。一段时期以来,我们 注意到从中国台湾,到中国西藏,再到奥运会,都有美国的黑手,但美国一直都 让别人打头阵,反映了美国通过掣肘来诱导我国对其让渡利益的策略。   三、中美博弈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中美之间的战略格局本质上是处于“一体化”哪个阶段的判定。目前我国处在 “经济一体化”阶段,准备迈入“金融一体化”,并最终有可能到达“政治一体化”。   1.中国优势——产品价格   由于内部以及外部的因素,我们处于“经济一体化”阶段足够长,从 78 年算 起是 30 年,从 1992 年算起是 16 年,我国积累了强大的加工与制造能力,在产 品市场上处于独特优势。如果不考虑经济环境的变化,在未来 15 年时间里,不 会有任何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形成实质性的替代,反映在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 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而我国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是在国际原材料价格的高企背 景下取得的。说明我国加工、制造业能够承受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冲击,这在 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非常了不起。   由于我国商品即使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仍然具有非常明显的价格优势,在国际 市场上我们拥有提高价格的空间,在国内也具有扩大生产的空间,但考虑到环境 污染、国内资源耗费,以及对于其他国家的压力,我国适当压缩投资规模是正确 的选择。对于巨大的价格优势,我国可以采用涨价、升值、保留三种策略,我们 主张通过慢慢涨价这种形式来提高国家利益,在于其他方式对于国家利益是不利 的。   2.美国优势——资本收益   作为“全

文档评论(0)

152****77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