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散文阅读精选一.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 议论文散文阅读精选一 一、阅读《精神栖身于茅屋》回答问题。 (11 分) 精神栖身于茅屋 周国平 ① 如果你爱读人物传记,你就会发现,许多优秀人物生前都非常贫困。就说说那位 最著名的印象派画家凡· 高吧, 现在他的一幅画已经卖到了几千万美元, 可是, 他活着时, 他的一张画连一餐饭钱也换不回,经常挨饿,一生穷困潦倒,终致精神失常,在三十七岁 时开枪自杀了。要论家境,他的家族是当时欧洲最大的画商,几乎控制着全欧洲的美术市 场。作为一名画家,他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完全可以像那些平庸画家那样迎合时尚以 谋利,成为一个富翁,但他不屑于这么做。他说,他可不能把他惟一的生命耗费在给非常 愚蠢的人画非常蹩脚的画上面,做艺术家并不意味着卖好价钱,而是要去发现一个未被发 现的新世界。确实,凡·高用他的作品为我们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另一个荷兰人斯宾 诺莎是名垂史册的大哲学家,他为了保持思想的自由,宁可靠磨镜片的收入维持最简单的 生活,谢绝了海德堡大学以不触犯宗教为前提要他去当教授的聘请。 ② 我并不是提倡苦行僧哲学。问题在于,如果一个人太看重物质享受,就必然要付 出精神上的代价。人的肉体需要是很有限的,无非是温饱,超于此的便是奢侈,而人要奢 侈起来却是没有尽头的。 温饱是自然的需要, 奢侈的欲望则是不断膨胀的市场刺激起来的。 你本来习惯于骑自行车,不觉得有什么欠缺,可是,当你看到周围不少人开上了汽车,你 就会觉得你缺汽车,有必要也买一辆。富了总可以更富,事实上也必定有人比你富,于是 你永远不会满足,不得不去挣越来越多的钱。这样,赚钱便成了你的惟一目的。即使你是 画家,你哪里还顾得上真正的艺术追求;即使你是学者,你哪里还会在乎科学的良心? ③ 所以,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主张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目的就是为了不当物质 欲望的奴隶,保持精神上的自由。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得好: “自由人以茅屋为居室, 奴隶才在大理石和黄金下栖身。 ”柏拉图也说: “胸中有黄金的人是不需要住在黄金屋顶下 面的。”或者用孔子的话说: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我非常喜欢关于苏格拉底的一个传 说,这位被尊称为“师中之师”的哲人在雅典市场上闲逛,看了那些琳琅满目的货摊后惊 叹:“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呵! ”的确,一个热爱精神事物的人必定是淡然于物质的 。 1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奢华的,而一个人如果安于简朴的生活,他即使不是哲学家,也相去不远了。 1、本文的题目中“精神”指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茅屋”象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心论点是 ___________ 。 2、第①段中的凡·高和斯宾诺莎都为了“保持思想上的自由”而过着贫困、简单的生活, 但他们又分别为什么而“保持思想上的自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中划线句“我并不是提倡苦行僧哲学”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划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你补充一个相同类型的论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ey87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