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危险行为好.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识别危险行为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分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行为与危险行为 的区别,从而养成安全行为的习惯。 教学背景分析:本课是建立在学生已对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开展 教学活动,教学方式以讨论和情境再现为主,教学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自 主性,并掌控好课堂气氛,尽量常设和谐、积极、民主的课堂气氛。 教学材料清单:纸质教案、投影仪、电脑设备、纸质卡片数份 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学生评价: (1)学生是否学会判断安全行为与危险行为; (2 )学生是否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安全行为。 教案使用建议:尽量启发学生多参与活动,选取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积极引 领发言。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了解艾滋病的危害。 (2)了解并判断日常生活中与艾滋病传播相关的安全行为和不安全行为。 (3)纠正常见的认识误区,如“蚊子叮咬会传染艾滋病”等。 (4)了解歧视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影响。 2. 能力目标: (1)参与关于日常生活中与艾滋病有关的危险行为的调查并交流,培养收集、 分析资料的能力,合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识别危险行为的意识,提高预防艾滋病的警觉性,增强自我保 护能力。 (3) 培养学生将高危行为转为低危或无危行为的意识和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能够正确对待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 病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意识,选择科学正确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重点: (1)判断行为的危险程度。 (2 )培养学生如何规避危险行为。 (3 )训练学生如何将高危行为转化成无危行为的能力。 (4 )消除学生对日常现实生活中正常交往行为的恐惧心理。 三、教学难点 1、纠正常见的认识误区,如“蚊子叮咬会传染艾滋病”等。 2 、课堂讨论活动的组织与协调。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对话法、 讨论法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收集所有与艾滋病相关的材料,制作课件。 (2)分别写有“高危、低危、无危、不确定”的分类卡数份,每组一份 学生准备: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日常生活中与艾滋病有关的危险行为。 上网查找与艾滋病相关的知识。 六、课时安排: (一)总课时:1 课时(40 /45 分钟)   (二)分组活动:分辨危险行为时间:20 /25 分钟      (三)分组讨论:如何坚持安全行为,规避不安全行为。 时间:18 /18 分钟。   (四)本课总结:时间:2 /2 分钟。   七、教学过程:   引导:艾滋病的传播是与人的行为密切联系的。艾滋病主要通过高危行为传 播,而一般 无危行为则不能感染和传播艾滋病。 下面我们就通过具体活动来判断哪些属于高危行为。 哪些是低危行为。 哪些是无危行为。   (一)判断危险行为与非危险行为(分组活动与讨论)   1、目的:通过活动与讨论使学生强化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区分危险行为 与安全行为的区别。 判断日常生活中一般接触行为的危险与安全程度。   2 、教具准备:    (1)分别将写有“高危、低危、安全、不确定”的分类卡分发给四个小组。 每组一份。   (2 )将写有日常生活行为的小卡片数份,每组一份。   卡片内容:    社交性拥抱、共同牙刷、共同餐具、输血、无偿献血、蚊虫叮咬、共同剪 指甲刀、在游泳池游泳、使用公用电话、共坐公共汽车、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纹身、 吸食毒品、共同剃须刀、共同牙刷、共同注射器、与艾滋病感染者同班学习、打 篮球、打喷嚏、人工呼吸。   3、具体步骤:    (1)教师讲解:“高危”行为即有被艾滋病感染的高度危险(感染率较高) 的行为;“低危”即有被艾滋病毒感染的低度(感染率较低)的行为;“无危” 即不会被艾滋病毒感染的安全行为;“不确定”即无法确定是高危、低危或无危 行为。   (2 )将学生分成4 个小组(每小组 10 人)分别将行为分类卡(高危、低危、 无危、不确定)和具体行为卡(日常生活行为)分到各组,并由每组选出一个代 表进行记录和总结,并主持本小组活动。   (3 )将教室划分为四个区域,每小组由教师指定各自活动区域,让小组成 员展开讨论。   (4 )请各组成员按各自按自己的理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