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的斑点教案(1).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 编号: yw10— 30 (英国·伍尔夫 《墙上的斑点》 )导学案 教师用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弗吉利亚·伍尔芙的生平、创作以及“意识流”的等文学常识。 2、了解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3、把握本文的结构形式和思想意义。 4、弄清本文的叙事角度和人称。 学习方法 默读——品味——讲解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见《优化设计》 )。 弗吉尼亚·伍尔芙,英国现代著名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家,英国文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被誉为 现代小说高贵的女祭司、意识流文学的创始人、伟大的女权主义者。代表作有小说《奥兰多》 《一 间自己的房间》 《三个基尼》。 2、写作背景(同上) 3、介绍“意识流” 意识流小说是现代派小说的流派之一, 20 世纪初出现在欧美文坛上, 它以法国现代哲学家亨利· 柏 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心理时间观为哲学背景,以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的的精神分析学说为心理学基 础,创作上侧重于人类意识流动, 解释人类精神存在。 代表作品有爱尔兰作家詹姆斯· 乔伊斯的 《尤 利西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 ,英国作家弗吉利亚·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 等。 意识流这个名称首先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意识像河流一样处 于一种斩不断的自然流动的状态,是混沌一片的,没有先后,没有次序,无头无尾。后来一些西方 小说家接受了他的思想,生成了一种新的表现手法。意识流叙述打破了传统的因果关联的叙述,用 人物的意识流动,如回忆、梦幻、感受、联想、情绪、心理独白等组合作品。 意识流手法: 内心独白:主人公以独白方式展示自己意识或潜意识的精神活动。 自由联想:睹物生情,有感而发,不断产生新的思考。 蒙太奇:改变现行叙述放肆,以跳跃、穿插的方式展示精神世界的复杂性。 视角转换:联想过程中时空视角不断转换。 学习过程 1、阅读课文,查字典完成下面的练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簇拥( cù) 赝品( y àn) 别墅( shù) 铁裙箍( gū) 芜菁( wú j īng ) 古冢( zh ǒng) 箭 镞( zú) 都铎( dū du ó) 鳍翅( qí) 怂恿( sǒng y ǒng ) 噩梦(è) 凛冽( l ǐn li è) 鸟窠 (kē) (2 )多音字注音组词 哄( h òng )一哄而散 塞( sè)充塞 壳( qi ào )地壳 甲壳虫 外壳 宿( sù)宿营 (h ǒng ) 哄骗 (sāi )塞子 (ké) 花生壳 (xi ù)星宿 。 1 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hōng )哄抬物价 (s ài )边塞 (xi ǔ)住一宿 中( zhòng )中风 中肯 行( x íng )人行道 (zhōng )中间 (háng)行辈 (héng)道行 (3)成语积累 从容不迫 一瞬即逝 节衣缩食 2、阅读小说,请列出小说结构形式的提纲。 提示:小说采用了“发散式结构” ,由斑点诱发无限思考,主题包罗万象,涉及文明、历史、文学、 宗教、人生等,时空关系错综复杂,包含过去、 现在和未来。主人公的思绪不是传统小说合乎理性、 合乎逻辑的内心思考,但也并非荒谬之极的意识流动,貌似漂浮不定的思绪中仍呈现出一定的方向 性。对精神世界的不断涉足,恰恰反映了物质世界的空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ojf940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