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公司绩效管理.pdf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 软件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1. 考核指导思想有偏差; 在员工层面绩效考核的初衷首先是对员工工作的考评, 并通过考评推动员工工作的改善、 个 人能力的提高。而目前 IT 企业对研发人员的考核主要目标首先在于企业研发人员的个人成 长及个人知识到企业知识的积累,已经脱离了考核初衷,这与 IT 企业的兴起背景是紧密相 关的。 IT 企业产生之初,即定位为高新技术企业,人员的素质、人员的成长成为企业发展 的技术制约瓶颈;此外,由于 IT 业是从业人员思维的转换过程,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软 件产品更多地掌握在开发人员的智慧中, 很难转变为企业的知识积累。 此时, 企业对员工的 凝聚力将直接决定企业的市场、 项目的成败。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 研发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 从产生之初,在指导思想上便存在了先天的缺陷。而随着 IT 业的发展,在从行业向产业跨 越的过程中, 作为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员工的直接推动 —— 绩效考核体系回归本来面目已经成 为 IT 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共识。 2. 考核方法未考虑软件企业管理特殊性; IT 企业主要工作内容为软件项目,虽然人员建制、组织机构多为各职能部门,如开发部、 测试部、 质量部等, 但就日常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则多采用完全的项目管理模式或以项目 管理为主、职能部门为辅的管理模式。实践也证明,项目管理方式是 IT 研发项目的最好管 理方式。从现有 IT 企业绩效考评体系分析,当前的考评对软件研发项目这种管理模式考虑 甚少, 项目管理中的许多关键内容在绩效中反映甚少, 如工作的计划性、 对计划完成的掌握 能力、 对项目风险的规避、对项目成本的完成情况、与项目组人员的协同工作精神、对项目 的关键里程碑的掌握等在目前的指标考核体系基本未有反映。 另一方面, 项目都是有阶段性 的,而目前的绩效管理多是以财年为基准(如年、季度、月),由部门主管进行考核,忽略 了对项目本身的考核, 这种考核本身就与 IT 研发人员日常工作方式和 IT 企业管理方式相脱 节。 3. 考核方法未能实现对研发过程的有效控制; 。 1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由于上述问题,目前考核方法对 IT 研发的项目管理模式考虑甚少,直接表现为考核方法对 研发过程缺乏有效的控制。 如果从企业管理学发展的角度分析, 过程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 管理的主要内容, ISO9000 更是希望通过对过程的控制实现对工作质量的控制,作为管理的 最终表征, 考核也应该反映员工在项目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并能帮助员工根据考核内容有目 的地促进自己在研发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的表现,从而实现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 4 . 考核缺乏有效的定量分析工具。 正如本文前文所述, 虽然绩效考核体系学派林立、 方法众多, 但计件考核、 计时考核仍然是 绩效考核的基础,其定量化程度高、 偏差小。 随着企业标准化程度不断提升,计件考核的准 确化程度越来越高,正逐渐代替计时考核成为传统行业的基础定量考核方法。对于 IT 企业 而言,首先行业发展时间较短,基础数据累积量不足;其次,由于加工对象的不同,对 IT 行业

文档评论(0)

wanggx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