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的起源与发展.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 行书的起源与发展 历史 1111 班 1120501130 宋阳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在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中,行书最 为流行,既好写又好看,而且好认。它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 说是楷书的草花或草书的楷化, 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以辨认 而产生的。 行书的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 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 楷法多于草 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余楷法的叫“行草” 。 行书因书写奔放,意态活泼,潇洒流畅,笔法多变,结构多姿,故上千年来 一直盛行不衰。从书法的发展史来看,行书起源行书的起源相传有两种说法: 一是张怀《书断》说: “行书者,乃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小讹, 务从简易,故谓之行书。 ” 二是王僧虔《古来能书人名》说: “钟繇书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 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押书,相闻者也。河东卫凯子, 采张芝法,以凯法参,更为草稿。草稿是相闻书也。 ” 也就是说,行书起源于东汉,西汉时期,隶书占主要地位。当时的楷书类似 魏碑,且带有隶书的笔意, 因此这时的行书则是隶书的简易流行书体, 是从隶书 演变过来的,汉简晋贴,汉末的行书是隶书的手写体,带有隶意。晋后的行书, 是楷书的手写体,具有楷法。东汉的刘德升,擅长这种便于书写的手写体,写的 风华婉约,独步当时。其实刘德升所创行书,正如李斯所创篆书一样,只不过在 当时的民间流行的书体的基础上加以整理、 改造提高罢了。 当然刘德升对于行书 。 1 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的发展和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 但是通过王羲之推陈出新, 糅进楷法, 行书才完 美起来。 行书始创于汉而盛于唐, 晋代是行书的繁荣时期, 而东晋则以王羲之和王献 之两父子为晋人的行书之冠。历史推为“书圣”的王羲之自幼跟卫夫人学书法, 十二岁就研读书法理论, 寻访名家书法, 变汉魏方劲质朴的书法风格, 成为流转 的新体。李白曾诗云: “如清风出岫,明月入怀”。其中,王羲之最著名的代表作 是《兰亭序》。全贴自始至终,从中可以看见笔意连贯,体态安详,气韵生动, 若连若断, 势如斜而反直, 和谐而有变化, 有出其致胜而又不离奇古怪的难能高 度,被称为 “天下第一行书”。与之相应的还有苏轼的 《寒食帖》和颜真卿的 《祭 侄稿》,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 。 行书的用笔非常具有特色,它写的比较放纵流动。在书写的过程中,笔豪的 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的较为明显, 这种笔豪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 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牵丝。所以,我们可以知 道,行书的用笔有几个特点:点画以露锋入纸的写法居多;以软侧代替平整;以 简单的笔画代替繁复的点画;以勾、挑、牵丝来加强点画的呼应;以圆转代替方 折。 所以,我们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要能够学会先临摹后创作。临摹是书法的 必要过程, 临摹的目的在于传其神。 在临写的过程中还要分析比较字与字、 行与 行之间的间隙, 尤其注意要字里行间章法不乱。 并且在行书的练习过程中不能放 弃楷书的练习,为自己的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 2 欢迎下载

文档评论(0)

jjwh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