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参加九间棚实践基地教学学习报告
2016年10月20日上午,我们平邑县电大2015级基层干部学历教育提升班的全体师生工到平邑县九间棚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九间棚是4个自然村均在六百四十米以上的山顶部。1990年底,全村有60户、204人,其中党员10人。有耕地131亩,荒山2240亩。清初,外地几户逃荒者来到龙顶山顶端,在山东南侧的石棚里住下来,到1963年,棚内分为9家,石棚被分隔成9间,九间棚便由此而得名。1964年,党和政府帮助九间棚人结束了穴居生活。这里四面临崖,地薄缺水,只有1条羊肠小道通往山外,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群众生活非常艰苦,1984年人均收入只有180元。为了改变贫困面貌,九间棚人,特别是九间棚的共产党人,在“立场坚定、爱党爱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鼓舞下,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硬是在这块不毛之地上,创造了人间奇迹。1985年以来,先后绿化了荒山、架了电、修了盘山公路、引水上了山,1990年人均收入757元,比1984年增加577元。村党支部书记刘加坤,1990年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 在向贫困开战中,九间棚人在共产党员的带领下,充分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1984年架电时,党员、干部带头集资,原党支部书记刘德敬首先拿出500元钱,党支部书记刘加坤把准备修房子的200元用在了架电上,10天内不足两百人的九间棚就凑齐了1.5万元架电资金。一根根五百多公斤重的电线杆,九间棚人硬是用血肉之躯抬上山梁,不足一月,九间棚人就用上了电灯。1985年,全村奋战5个月,建成1条6米宽、3500米长的盘山公路,用掉了10000公斤炸药,压断两百多条扁担,磨秃了上千根钢钎。1986年5月,建卧龙泉扬水站,全村大干1个月,1座扬程102.5米、输水管道长度为8公里的扬水站建成投入使用,随后又在山顶修建了3个大水池、35个小水池,实现了高山水利化。“七·五”期间,全村用于基本建设的投资达24万元,除8万元系国家贷款外,其余全部是村民自筹的,人均800元;累计投工10万个,平均每个劳动力每年出基建工310天。1983年到1988年,治山整地450亩,栽植果树2万棵,人均120棵,比1984年增加112棵。 九间棚干部群众的业绩,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1989年11月6日,在平邑参加全省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工作会议的副省长马世忠,到九间棚视察时,握着刘加坤的手说:“向你们学习,不仅农业要学,各行各业都要学。”11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到九间棚视察,对九间棚人说:“人苗树苗一起树。”1990年1月26日,副省长高昌礼同九间棚人共度春节。8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在莱西召开的全国村级政权建设会议上,接见刘加坤时说:“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共产党的威信也是干出来的。”9月7日,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在视察九间棚时,挥笔写下了“艰苦奋斗,振兴平邑,九间棚精神发扬光大”的题词 九间棚人的事迹,震撼了平邑,震动了全国。据1990年7月28日到12月31日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到九间棚参观学习的有596个单位、28848人。九间棚在平邑产生了强烈的辐射作用,一个群众学九间棚人、干部学刘加坤、争创九间棚式先进群体的群众性活动,在全县城乡普遍开展起来。
九间棚村从最贫困的起点起步,乡亲们勒紧腰带搞工程,没向国家要一分钱,克服艰难险阻,完成了前人未能完成的伟大事业。因此,在脱贫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我们呼唤和期待更多的像刘嘉坤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的“领头雁”,更加需要弘扬战天斗地、艰苦创业的“九间棚精神”。
2015级农村行政管理一班
2016年10月21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