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危害公共安全罪.ppt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三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节 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 第二节 危害公共安全罪分述 重点:公共安全的含义、本章罪与侵犯公民人身 权利、侵犯财产犯罪的的界限;事故性犯 罪与普通过失犯罪的界限。 难点:本章犯罪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第一节 概述 一、危害公共安全罪概念 指故意或者过失的实施危害或者足以危害不特定多 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 案例1 某农民与乡长有矛盾,预谋报复乡长。一日清晨,该农民用一支钢笔作了一个爆炸装置,用线挂在乡长办公室的门外的把手上,意图炸乡长。不久该农民的小舅子来找乡长,触动了爆炸装置,手被炸伤。 问:该农民行为的性质如何认定? 案例2 农民甲与农民乙有宿怨,甲预谋杀死乙。一日夜里,甲带着炸药等爆炸物品到乙的瓜棚处。(乙应种的西瓜成熟了,担心有偷瓜,所以每天夜里在瓜地看守)甲来到乙的瓜棚,发现瓜棚内点着一盏煤油灯,并看清乙和另外两个村民在灯下聊天。甲依然在瓜棚下引燃炸药,三人当场被炸死。 问:甲行为的性质? ㈡犯罪客观方面 实施了足以造成某种严重后果的行为。→危险犯 实施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㈢犯罪主体: ⒈一般主体(大多数) ⒉特殊主体 ⒊单位 ㈣犯罪主观方面:既有故意也有过失。 (一)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包括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毒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毒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二)破坏公共设备、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包括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过失损害交通工具罪、过失损害交通设施罪、过失损害电力设备罪、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 第二节 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分述 一、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 ㈠概念: 故意用纵火焚烧公私财物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㈡构成要件: ⒈犯罪客体:公共安全。 ⒉犯罪客观方面:实施了放火焚烧公私财物的行为。 ⒊犯罪主体:一般主体,年满14周岁。 4.犯罪主观方面:故意。 ㈢认定 ⒈放火罪的既遂与未遂 。 使标的物达到独立燃烧的程度,足以形成灾害,即使实际上没有在此灾害,也是既遂。如果点火一直没点着,可以是未遂。 ⒉放火烧“独门独户” 。 遵循是否危及到公共安全 的原则。人口是否多?房屋是否属于重大财产? 二、用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㈠概念: 用放火、决水、投放危险物质、爆炸等危险方法以 外的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㈡认定 ⒈严格按照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基本特征认定。 ⒉严格其他危险方法的适用范围: ⒋2003年5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了《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 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按 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患有突发传染病个人拒绝接受检疫、强制隔离或者治 疗,过失照常传染病传播,情节严重,危害公共安全 的,按照以过失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三、破坏交通工具罪 ㈠ 概念 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 造成上述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或者 已经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二)特征 ⒈ 犯罪客体:交通运输的安全。犯罪对象是特定的。只限于法定的正在使用中的火车、汽车、电车、船只和航空器。 ⒉ 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破坏交通工具,已经或者足以是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或者毁坏危险的行为。 判断是否足以发生倾覆、毁坏的危险,主要从两个 方面考虑: ⑴交通工具要求是正在使用中的。 ⑵破坏的方法和部位。 ⒊ 犯罪主体:一般主体,只限于自然人。 ⒋ 犯罪主观方面:故意。明知自己的破坏行为足以造成交通工具的倾覆、毁坏的危险。 (三)刑事责任 犯本罪,足以使其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有期徒刑;犯本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四、破坏广播电视、公用电信设备罪 ㈠ 概念: 破坏广播电视、公用电信设备罪是指,故意破坏正在使用中的广播电视设施、公共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1.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通讯、传播的公共安全。侵犯的对象是正在使用中的广播电视设施和公用电信设施。“广播电视设施”主要是指发射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台站,传播新闻信息的电视发射台、转播台等。“公用电信设施”主要是指

文档评论(0)

iri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