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情境创设的误区-汪小慧.docx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文--情境创设的误区 摘要:新一轮课改走到今天,大家都在以更清醒的目光审视走过的历程,希望用理性来减少走弯路、走错路的现象。仅就创设情境而言,由最初的枯燥数学题变成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入,一时间创设情境的活动在数学课堂上普遍运用起来。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对于数学情境的创设,也出现了种种误区。本文以一线教师的视角,对当前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存在的误区,作了深入而细致的思考。 关键词:??情境创设??误区???思考 ?? 《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基于这一理念,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情境创设。现在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一个新的亮点。一个好的“情境创设”,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动机,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或能够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经过了几年的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几乎每一节数学课上,都能看到与孩子们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事例。数学知识在每一位执教老师的精心组织下变成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面,真正让学生“在数学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应用数学。”但是,由于改革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在关于情境创设的探索道路上,我们还存在着种种误区。 1、形同虚设,“情境”毫无价值。 有些教师把“创设情境”仅仅看作是一种灌输教学知识的手段,而忽略了“情境”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对“情境”创设简单化地理解为“形象+习题”。 如某教师一上课就对学生绘声绘色地说:“小朋友们,今天机器猫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高兴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提了起来。首先是机器猫头像+复习题,其次是机器猫头像+例题,再次是机器猫头像+巩固练习,最后还是机器猫头像+总结。整个教学活动另人乏味,学生由最初的兴致盎然变成无精打采,原本可爱的机器猫在此时也变得呆板无趣。课堂上简单地附着个机器猫的头像,就能叫情境吗?这种形同虚设的“情境”除了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又有什么价值? 2、不顾年龄特征,盲目追求“儿童化”。 这是一堂区级数学公开课。执教老师用充满童趣的语调绘声绘色地问道:“同学们,你们喜欢活泼可爱的小猴吗?”生:(无精打采)喜——欢。师:动物王国又要举行一次运动会,小猴也赶来参加比赛,这一次它们是绕着一个圆形的池塘赛跑……(引出圆的周长)。教师在滔滔不绝地讲着故事,学生中却有人在嘀咕:“又是动物王国……”“这种故事都听了几十遍了,还把我们当小朋友看。”? 应该说这位教师在课前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把教材的问题融入童话故事之中,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变得生动、形象。然而,面对老师精心创设的情境氛围学生却无动于衷。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处于不同学段、不同心理阶段的小学生,对情境的兴趣指向存在差异性。低年级学生对生动的童话、有趣的游戏、直观形象的模拟表演很感兴趣,并热衷于充当其中的角色。中高年级学生则更乐于接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因此,低年级教学情境的创设,应突出其形象性和生动性,尽可能地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谜语……然而到了高年级,教学情境的创设应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注重形象和抽象的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只求情趣,偏离教学内容。 有位教师在教学二年级的简单加减练习课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情境——“开小火车”。游戏是由老师自己当“火车头”,老师手里拿着许多口算卡片,嘴里说着“呜……”,火车开到哪儿,就指定身边的同学回答,答对了,这位学生就可以拉着老师的衣服跟在后面做“车厢”,以此类推。不一会儿,“火车”变得越来越长了,场面也越来越热闹,教室里充满了欢呼声……? ??这节课从表面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其主体作用也得到了发挥。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节课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并没有激发起学生深层次的思维,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很少。 这位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只注重情趣,却忽视了教学内容。因而,尽管学生很投入地参与了,但他们感兴趣的是“开火车”这一活动本身(与教学内容无关)。直到活动结束,学生仍沉浸于对活动本身的兴趣中,而并未进入数学情境。因此,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情境时,不只是要注重童趣,更关键的是要紧扣教学知识或技能。 4、随意杜撰,与生活常识相悖。 有些情境内容不符合生活实际中的基本事实,是为创设情境而随意杜撰出来的。如教学千米时,教师提问:一条高速公路全长200千米,如果步行每分200米,需要多长时间走完全程?生反驳道:高速公路不允许路人步行,又怎么可能走完全程?

文档评论(0)

xxxq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