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二人民版.doc

完整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二人民版.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二)(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二)(人民版) 注意事项: ()本试卷满分分,考试时间分钟。 10090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共分,第Ⅱ卷为材料622问答题,共分。 38第Ⅰ卷 本卷为选择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62231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皇帝多次对大臣讲,农民在风调雨顺之年,数口之家犹可足食。如果遇到水早等灾害,谷物欠收,则全家饥困。这反映出小农经济()。 A:自给自足B:精耕细作C:十分脆弱D:男耕女织 2.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3.《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属于“第二次商业革命”的是( ①白银成为普遍的流通货币②市镇经济繁荣 ③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5.“(江西)吉安土布业,素为县属妇女的主要手工业,亦为当地最重要之土产也。往昔原料,均自种自纺……自海禁洞开,洋纱充溢国内,业是者,均转采购舶来品,农家棉产,几告绝种。”材料中的现象() 10 / 1 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二)(人民版) A.反映了崇洋风气日益盛行B.说明西方对中国的侵略加剧 C.不利于经济近代化的发展D.加速了传统自然经济的解体 6.下图是英、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这一国家是()。 A.英国 B.德国 C.俄国 D.日本 7、1992年,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邓小平到经济特区视察“在全国引发起自由市场经济改革的新浪潮”。材料中的“新浪潮”的实质是( ) A.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B.建立国有企业现代制度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加人世贸组织以扩大开放 8.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的民主法制建设成就有()。 ①颁布中国第一部宪法②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③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④把“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宪法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9.1958年8月,国家计委提出了“二五”计划意见书。意见书中规定“二五”所要达到的主要指标是:“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53%左右;农业总产值30%左右。”下面关于这一指标评价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方针②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④反映了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1977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时说:“中国人是聪明的,再加上不搞关门主义,不搞闭关自守,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洋为中用,吸收外国好的东西,先学会它们,再在这个基础上创新,那 么,我们就是有希望的。”邓小平的这段话()。 A.要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B.正式确立对外开放的政策 C.开始抛弃意识形态外交D.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1.下列关于我国对外开放步骤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开辟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②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策 10 / 2 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二)(人民版) ③设立深圳等四地为经济特区④开放宁波、温州为沿海港口城市 A.①③④②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 12.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承载着时代气息。以下某地曾流传的顺口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踢得好,砸的对,一村一个革委会” ②“深翻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翻三尺三,麦秸做扁担” ③“吃有油,穿有绸,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 甥??骑着摩托满街跑,乐坏王庄小大嫂,联产计酬发了家,多卖粮食买手表”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①②③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