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吆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PAGE 页 17 吆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的的4-7自然段,通过品读作者对吆喝生动、具体的描写,了解旧时北京的吆喝声的特点。 3、感受京城特色的民俗民风,体会作者对旧时北京的吆喝声和美好往事的怀念之情。激发学生关注、整理、记录类似吆喝的口头文化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旧时北京吆喝声的特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吆喝声的内在情感和对美好往事的怀念之情。 教学准备: PPT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前文,情境导入新课。3 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17课《吆喝》,知道这篇课文主要是讲作者回忆儿时北京街头巷尾的各种吆喝声。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旧时北京的吆喝声?【从吆喝的时间、吆喝的方法几方面进行了介绍。(板书)】 ——从时间上看,我们知道吆喝声一年四季从早到晚没个停,可以想象当时的街头多热闹呀!这些做买卖的是怎么样吆喝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二、精读吆喝内容,品味吆喝的生活情趣。15 1、自由、轻声读第四自然段,思考:作者写了四季中叫卖的哪些货色?做上记号。 2、再次默读课文,哪些吆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先勾画、批注,再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品读重点语句。 预设:1)春天: A、指导学生读出小孩对金鱼和蝌蚪的喜爱,想买的心情。 2)夏天: A、边读边想象雪花酪的样子。 B、边读边想象在夏天吃雪花酪的感受。 3)秋天: A、课件出示写秋天一段的文字。 我们先来看看简单的吆喝吧。谁来读一读。生读。 多甜的柿子呀!谁能读得更甜些。 B、简单的吆喝就这么有趣,复杂的吆喝更是妙趣横生。读一读这几句话,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了有趣。(课件出示句子) C、抓住“热闹”:热闹说明词编得丰富,从很多方面宣传自己卖的柿子。(大小、颜色、价钱等方面)。 请同学们也把词编得热闹些来吆喝一下大柿子吧。 D、词编得真是热闹啊。才一个大柿子,大家就有这么多种吆喝声,可真是变着法的吸引顾客呀!全班同学齐读这几句话,读出热闹来。 抓住“卖弄”:“卖弄”说明小贩不满足还要再显示一自己的嗓门,好像在炫耀一样。 E、“卖弄”一词,本来是带有批评意思的词,但是,作者在这里,是不喜欢小贩的叫卖吗?显然不是,反而让我们看到了小贩的有趣。请同学来唱一唱。 F、同学们,作者通过这两个词向我们展示了老北京街头充满情趣的生活场景。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读这一部分。 4)冬天: 烤白薯: A、结合北京冬天的气候特点,(创设情境,播放吆喝声)这么冷的天,听到这样的吆喝有什么感受呢? B、读读这几句话(课件出示句子),从哪些词可以感受到作者很想买烤白薯? C、请你读一读这句话,读出这种非买不可的决心来。 D、作者现在还能听见这样的叫卖声吗?那么,作者回忆这一段生活,把它写下来的时候,心中怎样感受?(怀念、舍不得、想回到那时、对这种艺术的赞扬) E、说得真好,作者不仅怀念烤白薯的香味,更怀念在那寒冷的冬季,那悠扬的吆喝声给自己带来的浓浓的暖意。作者是用充满感情的文字给我们拉开当时生活的情景的。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读这一部分。(自然地引导学生感受字里行间的感情) 4、第4自然段围绕着第一句话,介绍了春夏秋冬的不同货色及各式各样的吆喝,这段文字的构段特点是什么?(总分) 作者从一年四季那么多种货色中挑选出他最喜欢的、最怀念的吆喝向我们介绍,这种在写作素材上的挑选也值得我们学习。 5、全班一起读这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再请四位同学分读春夏秋冬的句子。读出作者对老北京吆喝的喜爱和怀念。 三、精读吆喝方法,感悟吆喝的语言艺术15 1、我们再来学习5、6自然段。请大家自由读这两段话,看看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课件出示第一句话。)齐读。 2、究竟怎么变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追追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