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团队那些事儿.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商团队的那些事儿 盲目招人是初涉电商时极易步入的误区。 某服装连锁店,线下有 30 多家。去年刚决定做商时,一下子招了 20 多个人,包括 1 0 多个客服人员, 4 个运营推广人员,3 个美工,5 个物流打包人员,结果店铺运营了半年左右,包裹没发几个,光工资就亏 了 50 万元,扼腕痛惜、悔之晚矣。 21 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尤其是电商人才! 对于传统企业而言,阻碍其线上发展进程的因素较多,除了对于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不了解、不熟悉的 情况之外,电商团队赢弱,也是使其无法轻易逾越线上发展这道坎的一个重要原因。传统企业在电商团队 建设方面的问题,不外乎以下几种。 1:不会招人 由于缺乏线上运营经验,传统企业在招人时大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运营流程不熟悉、岗位职责不清 晰,甚至很多企业连需要什么人、做什么事这些常识性问题都没有理清楚就开始招人,在人才审核方面缺 乏基本的甄别能力。 以至于招进来的人,真才实学的少、假大空的多,团队建设成果可想而知。 2 :招不到人 任何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一定会面临人才滞后的问题,电子商务同样如此。人才匮乏,是传统企业 在电商团队建设中的常见问题。仓储发货、客服等基层员工尚好,可以通过培训和传帮带等方式快速成长。 而运营、推广、美工、数据分析、店长等对专业技能有一定要求的人员,常常是招聘广告四处散花, 前来应聘的人却寥寥无几。 3 :无法有效管理 淘宝采取典型的流程密集型作业方式,在实际运营中会涉及非常多的模块和步骤,而且每个模块和步 骤又紧密相连、错综复杂,这就为员工的考核和管理带来了更高的难度。 如常见的团队人员分工协作、KPI (关键绩效指标)指标制定实施、运营结果追溯等问题,很容易让 传统企业眉毛胡子一把抓、无法有效管理,令团队建设的进程步履蹒跚。 一:电商团队建设的几种模式 网店在运营初期,人员无法实现叠加作用,导致客服、仓储部门每天闲着无事,白白浪费人力资源。 很多没有线上经验的传统企业,在进军电子商务初期,喜欢想当然地定大规划、大目标,采取人海战术。 殊不知,网店运作是需要由小及大、逐步递进的,推广和美工作为网店运营的核心人员,犹如引擎系 统,只有他们运作状况良好的时候,才能带动客服和仓储团队的建设,否则招再多的人都是白搭。 过度迷信大电商企业人才是另一个误区 某企业线下做了 10 多年的外贸,年后打算做电商,没有人才怎么办?挖。通过经常参加各种培训班、 人员托请等,最终看好了一位某知名电商企业的运营人员,以年薪 40 万元、一辆专车、一套租房、外加 10% 股份的代价,将其招至麾下。结果半年过去了,网店经营仍然不见起色。 传统企业在切入电商初期,前期需要解决的仍然是最基本的销量和生存问题。知名电商的成功往往有 其特定背景,很少是因为某一个运营者一己之力所促成的。 另外,知名电商企业里部门及岗位设置非常细致,每个人负责自己的某一块业务,如数据、淘客、资 源对接等,全能型人才不多,即使是一些总监级人才,所做工作更多的是务虚层面上的定位、规划等。而 这些,如果失去了强有力的执行配合,其价值根本无法凸显。 收编现成的电商团队,是很多企业认为的运营捷径 有一家卖大码女装的店铺,初期做天猫店铺时,就是通过各种方法,收编了一个刚刚离职不久打算组 团创业的运营团队。前几个月员工干劲冲天、销售增长明显,的确见到了一些效果。然后好景不长,由于 公司原有元老和新团队之间闹矛盾,挖来的电商团队集体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开始私下接触其他店铺。 不到半年时间,挖来的电商团队整体抱团而去,由于过度依赖外聘团队,自己的团队建设又跟不上来,导 致店铺陷入半瘫痪状态。 关于电商人才挖墙角现象,我希望大家记住一句话:你得到的,也终将失去。用挖的方式挖来的,也 会让别人用同样的方式挖走。所不同的是,他的代价比你略高。 由贴心的原企业员工来负责电商 在传统企业中,还有一种常见的运营方式,让线下的售货员转变为线上的客服,让线下的市场部人员 转变为推广人员,让线下的产品部人员转变为运营人员等。这是个从风险来说相对稳妥、但是从收效而言 又是发展缓慢的方式。 我见过很多传统企业拨一波人员过来直接做电商,结果做了两三年后仍然收效甚微的现象,这些企业 不得不另辟蹊径。这是由于原先团队固有的线下运营思路很难转换过来,对电子商务相关的运营推广等手 段,需要一个很长时间的摸索过程。 相对稳当的做法是,用原有的企业人员做运营

文档评论(0)

158****6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