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讨论会2 耐药突变预防浓度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ppt

专家讨论会2 耐药突变预防浓度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耐药突变预防浓度理论 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耐药突变预防浓度理论的提出 ? 1990 年 Baquero 1 最早提出抗菌药物存在一个最易出现耐药突 变菌株的危险浓度区域 ? 2019 年 Dong 等 2,3 在对结核分支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 中确认存在这个浓度范围 ? 美国学者 Zhao 等 4,5 首先提出了细菌耐药突变预防浓度 (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 , MPC) 和突变选择窗 (mutant selection window , MSW) 理论 1. BAQUERO F.J Eur Urol.1990;17(suppl 1): 3-12 . 2. DONG Y , et a1.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19;43 : 1756-1758 . 3.ZHA0 X,DRLICA K.infect Dis. 2OO2;185(4) : 561-565 . 4. ZHAO X.Clin Infect Dis , 2019 ; 33 : S147-156 . 5. DRLICA K. ASM News , 2019;67:27-33. 抗菌药物浓度与菌落量的关系 MIC MPC 药物浓度 菌 落 数 Ⅰ 菌落生长不受影响 Ⅱ 菌落量减少并维持一定浓度范围 Ⅲ 菌落基本完全被杀灭 第一临界值 第二临界值 第一临界值,是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 —— MIC 第二临界值,是将所有耐药菌杀灭的浓度 —— MPC Ⅱ Ⅲ Ⅰ MPC 与 MSW 的概念 ? MPC 概念:防止第一步耐药突变菌株选择性增殖所需的 最低抗生素浓度 –在此浓度下,病原菌必须同时发生两种突变才能生 长 或者 –在一个菌群中,对第一步耐药变异菌株的最小抑菌 浓度 ? MSW 概念:在 MIC 与 MPC 之间的浓度范围 ( 见下图) 6.Joseph M.Blondeau et al.Antimicro.Agents and Chemotherapy,Feb.2019,p.433-438 用药后时间 血 清 或 组 织 药 物 浓 度 MSW MPC MIC MSW 是介于 MIC 与 MPC 之间的范围 MSW —— Mutation selection window ,耐药选择窗 ? 药物浓度在该范围内时 ? 抗生素敏感菌株被抑制 ? 不能抑制发生第一步突变的菌株 ? 耐药菌株亚群选择性增殖 药物浓度在 MSW 之上越长,越有利于清除致病菌 易感菌株和出现第一步 突变的菌株均不被抑制, 没有耐药菌株的选择增殖 抗生素浓度 <MIC 易感菌株和出现第一步 突变的菌株均被抑制, 没有耐药菌株的选择增殖 抗生素浓度 >MPC 耐药菌群 选择扩增 抗生素浓度在 MSW 内 氟喹诺酮类 MPC 与 MSW MPC MIC A B C A B C Time Con. Time CFU 图:不同药代动力学情况下细菌生长曲线与 MPC 关系 药代动力学药时曲线 细菌生长曲线 药 物 浓 度 细 菌 菌 落 数 各抗菌药物对细菌耐药的诱导不同 ? 深入的研究发现,细菌耐药的发生与 抗菌药物应用具有必然联系 ? 但不同类别药物以及同一类别药物中 不同产品,对细菌耐药的诱导是不同 的 新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双重功效 -作用于两个靶位 环丙沙星 左氧氟沙星 诺氟沙星 曲氟沙星 培氟沙星 作用于拓扑异构酶 Ⅳ 加替沙星 莫西沙星 吉米沙星 同时作用于拓扑异构酶 Ⅳ 和 DNA 旋转酶 7.Masaya Takei , et al.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 2019 December; 45(12): 3544 – 3547. DNA 旋转酶和拓扑酶 IV 的功能及基因编 码 形成负性 DNA 超螺旋结构 A B C E DNA 旋转酶 ( 拓扑酶 II) 拓扑酶 IV gryA gryB parC parE 打开细菌染色体形成的环状结构 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双重功效 -对第一步突变菌株仍然有效 细菌的第一步突变主要发生于 parC 基因 主要作用于拓朴异构酶 IV 老一代氟喹喏酮类 对第一步突变菌株失效 同时作用于 拓朴异构酶 IV 和 DNA 旋转酶 新一代氟喹喏酮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