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 心理危机干预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讲 一、心理危机的概念 1 、定义 一般是指个体或群体面临突然的或重大 的生活挫折或公共安全,既无能回避,又 无法用通常解决应激的方式来应对所出现 的心理失衡状况。这种心理失衡通常可能 会导致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的精神障碍 。 引起心理危机的事件性质: 心理危机由危机事件( critical icident )引起,是指那些重大的、超乎寻 常的、个体或群体难于应付和解决的事件, 由于这类事件对个体、群体影响之巨大,因 此又称创伤性事件( trauma event ) 。 2. 心理危机的本质 心理危机是因为个体或群体意识到应激 事件超过了自己的应付能力,而不是指个体 或群体经历的事件本身。引起心理危机的事 件是一般应激反应不足以应付的状况。因此 会导致心理失衡。产生心理危机就意味着心 理平衡稳定的机制被破坏。 9.11 事件回顾 ? 在 9?11 恐怖袭击之后的几天里有 90% 民众报告出现不 良的心理反应,该情形从纽约扩散到了整个美国,甚至 其他国家和地区。 ? 在 9 ? 11 恐怖袭击一周年前夕,仍有 70% 的美国人表示 未从 9 ? 11 心理创伤中摆脱出来。 ? 911 事件 2-3 年之后,仍有 35% 的受伤者遭受心理创伤 的困扰,其中有 8% 的人发展为严重心理障碍。 ? 事件发生 5-6 年后,在参加世贸中心健康状况登记系统 的成年人中,约有 19% 自述有创伤性心理压力症状,几 乎是普通人群发病率的 4 倍。 ? 在 9 ? 11 事件发生以后,有 3.5 万至 7 万人遭受了长期的 精神创伤后综合征。有一些患者仇视社会,自闭,人际 关系出现攻击性,甚至出现自杀现象。 9.11 事件后的心理危机 菲人质事件回顾 ? 香港精神健康促进会主席陈仲谋认为“对于通过 电视直播关注菲律宾人质事件的观者,这次重大 灾难创伤更甚于 9· 11 ”。 ? 仅在人质被杀直播后的第三天,香港红十字会与 心理学会提供的心理支持热线就接获 61 宗港人的 求助个案,当中约 80% 需要转介专业临床心理学 家进一步辅导。接获的求助电话当中,年龄最小 只有 8 岁。 ? 有香港人表示“当在电视中亲眼看到 15 人都被杀 时,我整个人都懵了,起码一个多小时回不过神 ,当晚就做了噩梦。” 菲人质事件造成心理危机 汶川地震带给国人的创伤 ? 悲,这是最常见的感觉和情绪,为亲人或其他人的死伤 感到很难过、很悲痛;大多数人会以大声嚎哭或不断啜 泣来宣泄或疏解;少数人以麻木、冷漠无表情来表达。 儿童还常常产生幻觉、幻想和妄想。 ? 愤怒,感觉上天怎么可以对自己这么不公平,让自己 承受妻离子散的悲痛; ? 内疚,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希望死的人是自己而 不是亲人; ? 罪恶,感觉比别人幸运而感觉罪恶,感到自己做错了什 么,或者没有做应该做的事情来避免亲人的死亡。 汶川地震带给国人的创伤 二、心理危机的分类 ? 急性应激障碍 ? 急性应激性精神病 ? 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 ? 持久性心因反应 ? 适应性障碍 1 、急性应激障碍 或称为急性应激反应或心因反应,指在 受到急剧、严重的精神刺激后立即( 1 小 时内)表现出强烈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或精 神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发病持续时间 一般不超过 1 个月。 2 、急性应激性精神病 指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后,以妄想、严 重的情感障碍为主,症状内容与精神刺激 因素明显相关。病程短暂,一般不超过 1 个月。 3 、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 或称创伤后应激障碍,指在经历异乎寻 常的灾难性心理创伤的一段潜伏期(几周 到几个月)后,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 神障碍。表现为闯入性的反复重现的创伤 体验、噩梦、持续性的警觉状态、惊跳反 应增大、选择性遗忘等。 4 、持久性心因反应 指由于应激源长期存在或长时间处于适 应不良的环境中而诱发性的精神障碍。主 要表现为有一定现实妄想,或伤感、沮丧、 好哭泣的情感障碍,或生活习惯改变的行 为障碍等。症状至少持续 3 个月以上,有 时可长达几年。 5 、适应性障碍 指长期存在应激源或因生活环境改变,在个体人 格缺陷的基础上,个体表现出焦虑心境、抑郁心境 等情感障碍,或身体性不适,或行为退缩等适应不 良行为,但一般不出现精神病性症状。病程一般不 超过 6 个月。 适应不良中有短期或路中期或长期的抑郁反应: 抑郁开始于社会心理刺激之后的一个月,症状持续 从 1 个月到 2 年不等。 三、危机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