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以仁爱传承慈善公益
博施济众、扶危济困、热心公益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代的许多思想家、政治家以及民间士绅、百姓都是这种观念的倡导、力行者。中国传统家训中就有极为丰富的公益教化内容。古代的思想家们无不强调仁与爱的统一。
????接济族人乡邻
????家训作者都把尽自家财力、物力资助贫苦族党乡人视为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许汝霖的《德兴堂家订》告诉子孙要俭朴,婚丧祭祀从简,用祝寿、祭祀等省下来的钱,济孤寡、助婚丧、立家塾。杨继盛临终撰家书嘱咐儿子“户族中人有饥寒者,不能葬者,不能嫁娶者,要你量力周济”。在这方面,被宋元明三代皇帝旌表的浙江浦江郑氏家族在其家训《郑氏规范》中规定得更为具体:对族人要多加体恤帮助,缺粮者每月给谷六斗;不能婚嫁者助之;乡邻无家可归者给房屋居住;无子孙的乡邻死亡后,给棺材安葬。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自幼家贫,为官以后生活条件才得改善,但他并未将所得俸银留作自家使用,而是要堂弟分给亲友、乡邻。《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的家信,至今读来仍令人嘘唏不已,赞叹其高风亮节。信中谈及族人吃糠咽菜的贫困生活时写道:“每一念及,真含泪欲落也。汝持俸钱南归,可挨家比户,逐一散给”。他并且开列了这些族人及亲友、同学的具体名单,要求堂弟将俸银全部分完:“敦宗族,睦亲姻,念故交,大数既得;其余邻里乡党,相周相恤,汝自为之,务在金尽而止。”据《清史列传·郑燮传》记载,他这种乐善好施的行为直到晚年都没有改变:“晚年归老躬耕,时往来郡城,诗酒唱和。尝置一囊,储银及果食,遇故人子及乡人之贫者,随所取赠之。”
????周济鳏寡孤独
????许多家训都特别强调周济鳏寡孤独。《郑氏规范》要家人对“鳏寡孤独果无以自存者,时周给之”。韶山毛氏宗族的《家劝》,用歌诀形式训诫族人“矜怜孤寡”:“天下穷民有四,孤寡最宜周全。儿雏母苦最堪怜,况复加之贫贱。寒则予以旧絮,饥则授之余粮。积些阴德福无边,劝你行些方便。”郑板桥要求幼子应经常将自家的纸笔墨砚,送给众同学。尤其是“每见贫家之子,寡妇之儿,求十数钱,买川连纸订仿字簿,而十日不得者,当察其故而无意中与之。至阴雨天不能即归,辄留饭。”(《郑板桥集·潍县寄舍弟墨第三书》)既帮助别人又不伤对方的自尊,考虑得何其周到!更难能可贵的是,有些开明的家长如清代的蒋伊还在家训中嘱咐家人,丈夫死后,不仅应鼓励寡妇再嫁,而且要给予资助。
????传承慈善家训
????积极倡导家人热心公益慈善事业的内容在传统家训中也不胜枚举,大到造桥修路、筑堤防洪,小到免费供应茶饭,几乎无不涉及。家训作者们告诫子弟家人对公益事业要积极支持,仗义疏财,出钱出力予以赞助,不因善小而不为。如《袁氏世范》就说“乡人有纠率钱物,以造桥修路及打造渡船者,宜随力助之,不可谓舍财不见获福而不为。”因为桥、路安全,别人受益,自家也同样受益。明代袁黄的《了凡训子书》将“兴建大利”作为积善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求子孙“小而一乡之内,大而一邑之中,凡有利益,最宜兴建。或开渠导水,或筑堤防患,或修桥梁以便行旅,或施茶饭以济饥渴。随缘劝导,协力兴修,勿避嫌疑,勿辞劳怨。”《郑氏规范》对子孙应从事的公益事业项目制定得极为详细,譬如要子孙当尽力资助修桥补路,“以利行客”;建药店“收贮药材”,以治邻族疾病;自六月到八月,在交通要道设立茶水供应站,招待过往行人;辟一块地设“义冢”,供无地的穷人葬身。
????未雨绸缪赈灾
????积谷储粮以备荒年赈贫,或者灾荒年月减免租税帮助穷困佃户乡人,是许多家训都详细规定、多加训诲的内容。蒋伊的《蒋氏家训》言“积谷本为防饥,若遇饥荒,须量力助人。不得因歉岁反闭粜以邀重价”;“不得逼迫穷困人债负及穷佃户租税须宽容之,令其陆绩完纳。终于贫不能还者,焚其券。”《许云邨贻谋》中叮嘱家人,要存粮以待歉年帮助乡邻。在丰收谷贱年景,应尽家之财力,多购粮食储存仓中,遇到歉收之年,以较低价格卖出;借给乡邻的粮食,等到丰收年景收回即可,不收利息;如果“邻里岁时馈燕,急难贷恤,必洽欢尽诚”。陈龙正的《家矩》告诫家人要讲究人道,周济穷人,且不可乘凶荒之年抬高粮价,牟取暴利。他告诉子孙,自己与父亲每年青黄不接时,都会减价2/10~3/10,卖出几百担米以帮助饥民,并要他们继承这一传统。曾国藩在写给弟弟的家书中,倡议效仿朱熹创立的“社仓之制”。先由自己出钱捐谷20石,在家乡建立社仓,除自家每年增之以外,还动员附近富家捐粮增加储备,以便凶年赈助乡里贫民。这种倡富济贫的做法,大有助于乡里穷苦百姓。
????设立义庄济贫
????在我国历史上,设立义庄的名人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宋代名臣范仲淹。范仲淹两岁丧父,因家贫无靠,母亲谢氏只得改嫁淄州长山朱氏,他也改为朱姓。范仲淹从小俭朴,力学不倦。他看到朱家兄弟生活奢侈浪费,便常加规劝。朱氏兄弟很是反感,讥讽他说“我们用朱家的钱,关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老年妇科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pptx VIP
- 2023《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微党课精品课件.ppt VIP
- 老年妇科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生态系统课件课件.ppt VIP
- 《西方艺术鉴赏》课件.ppt VIP
- 成人肠造口护理-2019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pptx VIP
- 上海市绿色社区创建状况调查和发展对策研究.pdf VIP
- 第一现场震撼世界的不朽影像黑镜头精选珍藏本 阿夏 285页.pdf VIP
-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解读-1.pptx
- 2024年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450人(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