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六首其三》李白唐诗赏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塞下曲六首(其三) 》李白唐诗赏析 《塞下曲六首 (其三)》的作者是李白, 被选入《全唐诗》 的第 164 卷第 8 首。 现存李白诗集中有《塞下曲》六首,都是借用唐代流行的乐府题 目而写时事与心声的。 其中第四首写思妇怀念远行的征人,当属闺怨之类。 另外五首都表述诗人横行负勇气, 一战净妖氛的慷慨从戎的理想。 疏宕放逸,豪气充溢,为盛唐边塞诗中的奇葩之一。 塞下曲六首(其三)作者:唐 ·李白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注释① 似:全诗校:一作如。 飙:狂风。 ② 渭桥:即中渭桥,在唐长安西北渭水上。 ③ 辞汉月:指离开京城。 ④ 羽:指箭,箭杆上端有羽毛,叫箭翎,又叫箭羽。 ⑤ 阵解:解散阵列。 星芒:指旄头星的光芒。 星芒尽:指战争结束。 杨素《出塞二首》其一 :兵寝星芒落,战解月轮空。 ⑥ 营空:指士兵离开边塞回到家乡。 ⑦ 霍嫖姚:即霍去病,汉武帝时名将,曾作过嫖姚校尉。 按:画像于麒麟阁者为霍光,非霍去病。 赏析李白有《塞下曲》六首。 元人萧士赟云:此《从军乐》体也。 这一组诗与其他许多初、盛唐边塞诗一样,以乐观高亢的基调和 雄浑壮美的意境反映了盛唐的精神风貌。 首句写战马飞奔,有如风驰电掣。 写骏马实际上是写驾驭骏马的健儿们,马壮是为了借喻兵强。 在唐代前期,胡马南侵是常有的,唐高祖李渊甚至一度被迫称臣 于突厥(《旧唐书 ·李靖传》)。 因此,健儿们杀敌心切,斗志昂扬,策马疾行。 出渭桥和辞汉月,是指出军队的出发点和行军路线。 出渭桥而鸣鞭,正所谓快马加鞭,进一步烘托出健儿们的急切心 情,也渲染了军事任务的紧迫和唐军士气的旺盛。 气势雄浑,大有高唱入云之势。 从辞汉月到破天骄,即从军队出发到克敌制胜,是一个极大的转 折。 插羽,鞍上箭。 天骄,匈奴曾自称天之骄子,这里泛指敌人。 从弯弓到插羽,瞬间就完成了这样一个大转折,省掉了多少鏖战 情节和厮杀场面的描写,足见布局的简洁,笔法的洗炼。 然而这又是十分自然的、可信的。 既然是兵强马壮,士气高昂,自然就会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天兵所向,势如拉枯摧朽。 这是符合逻辑和顺理成章的。 也暗示将领指挥得当,这次战役完全符合兵贵神速的兵法要求。 五、六句描写破天骄后的战场景象。 在正义之师面前,敌人不堪一击,土崩瓦解,望风而逃。 塞下曲六首古人认为客星呈现白色的光芒,就是战争的征兆。 星芒已尽,就意味着战争结束。 北方沙漠、草原,广阔无垠,浩瀚如海,故名瀚海。 海雾消,指漠北战争气氛已经消失。 麟阁,即麒麟阁,汉代阁名,在未央宫中。 汉宣帝时曾绘十一位功臣像于其上,后即以此代表卓越的功勋和 最高荣誉。 霍嫖姚,指霍去病,汉武帝时大将,曾任嫖姚校尉。 清人王琦云:末言功成奏凯,图形麟阁者,止上将一人,不能遍 及血战之士。 太白用一 ‘独’字,盖有感于其中欤。 然其言又何婉而多风也。 (《李太白全集》 注)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两句确实或有讽刺之意。 同时也是以士卒口吻表示:明知血战凯旋后只能有上将一人图形 麟阁,但他们仍因能报效国家、民族而感到自豪和满足。 功业不朽不一定必须画像麟阁。 这更能体现健儿们的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使此诗具有更能震撼 人心的悲壮色彩。 诗人为济苍生,安社稷,是愿为辅弼的。 但他一直希望功成身退,归隐林泉。 他多次表示要功成身不居( 《商山四皓》),功成谢人间(《翰林读 书言怀》)。 从中可以窥见诗人的素志和生活情趣。 这首诗前六句为总的铺叙以引出结尾两句的感慨。 在前六句中,前三句描绘出师时的雄壮,后三句妆摹破敌时的英 威。 全诗笔力雄健,结构新颖,篇幅布局,独具匠心。 作者介绍李白( 701 年 2 月 28 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汉族,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 ,5 岁随父 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 712 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 阳江油市青莲乡),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 。 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 。 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 、《行路难》、《梦游天姥吟 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 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 61 岁。 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李白的诗全集栏目。 ()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 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 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 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 他往往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 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 塞下曲六首他的想象奇特,常有异乎寻常的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2****62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