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置管与PICC.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股静脉置管术 摸到股动脉后,在腹股沟韧带下方1.5~2cm距股动脉内缘2-3cm处定点进行,45度角,深3~4cm,抽到回血,即可置管. 股静脉置管的具体操作 股静脉位于股动脉内侧,穿刺时以左手的食指和中指摸准股动脉的确切位置,在其内侧约2~3cm处进针 针尖指向头侧,针干与皮肤成30°,一般较易成功,置管方法与锁骨下静脉相同 股静脉置管的具体操作 由于所测得的压力受腹腔内压力的影响,往往高于实际中心静脉压 如果从针腔内送入较长的导管可达到中心静脉,但导管在血管内行程较长,留置时间久,难免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三种置管术的比较 颈内静脉置管术:并发症较少,易护理,便于观察,可长期留管。但易被痰液、呕吐物污染,气管切开者不宜 股静脉置管术:较易穿刺成功。但易为二便污染,长期置管有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可能,不便观察 锁骨下静脉置管术:便于观察,便于护理。但穿刺要求高,有发生气胸之虞 置 管 深 度 右侧颈内静脉,略小于身高的1/10,如身高1.8m,置管16cm,左侧比右侧多2cm 右锁骨下静脉比颈内静脉少2cm 股静脉可置管25~30cm,越靠近心脏,CVP值越接近 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气胸 血胸  液胸  空气栓塞? 折管 心肌穿孔 感染 二、穿刺器材 主要包括:套管针、穿刺针、导引钢丝、深静脉导管等,市场上常供应配备完善的一次性中心静脉穿刺包。测压装置可采用多功能监测仪。 深静脉置管与PICC 中心静脉置管CVC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定义:经皮肤直接自颈内静脉、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等进行穿刺,沿血管走向直至腔静脉的插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与右心房连接处,即右心耳处 常用静脉: 颈内静脉、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 建议使用时间:7—14天 中心静脉置管术适应症 长期不能进食或丢失体液多需持续输液 需输入对血管壁有刺激的液体,如某些抗生素,抗癌药物 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休克,四肢血管塌陷,脆弱又需大量快速补液 术中术后紧急抢救,需要两条静脉输液 需连续监测中心静脉压 禁 忌 证 血小板或其它凝血机制严重障碍者避免行颈内及锁骨下静脉穿剌,以免误伤动脉,引起局部巨大血肿 局部皮肤感染者应另选穿剌部位 血气胸者避免行颈内及锁骨下静脉穿剌 中心静脉置管术优点 减少多次外周穿刺的痛苦,一次置入可维持一周至一月; 对躁动者易固定、不易脱管,可避免外周输液局部外渗肿胀; 避免发生外周静脉输入高浓度药液引起静脉炎 失血、脱水时,外周静脉塌陷,不易穿刺成功,而中心静脉较容易 中心静脉置管术的缺点 护理要求高,需严密观察,防止脱管折管等并发症 严格无菌操作,一旦污染,易发生菌血症,败血症 穿刺置管技术要求比较高 置 管 方 法 导丝法(seldinger技术):16号针头穿刺,置入导丝,固定导丝后退针,将导管套入导丝,沿导丝送入血管,拔导丝,固定导管 外套管法:带外套管的穿刺针刺入静脉,固定穿刺针,摆动推进外套管入血管,固定外套管,拔除穿刺针,由外套管尾部送入导管,回抽血、如回血良好,拔外套管,固定导管 一、颈内静脉解剖 1、颈内静脉起始于颅底,在颈部颈内静脉全A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前缘的下面、颈总动脉的前外方,在胸锁关节处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无名静脉入上腔静脉。 颈内静脉 大静脉解剖 - 颈内静脉解剖位置 (一)前路穿刺法 1、平卧,头略偏向对侧,操作者的左手中、示指在中线旁开约3cm于胸锁乳突肌前缘向内推开颈总静脉。 2、确定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进针,针干与皮肤(冠状面)呈30°~ 45°角,针尖指向同侧乳头或锁骨中、内1/3交界处前进,常在胸锁乳突肌中段后面进入静脉。 (二)中路穿刺法 步骤 1、胸锁乳突肌下端胸骨头和锁骨头与锁骨上缘组成一个三角,称胸锁乳突肌角,颈内静脉正好位于此三角的中心位置。 2、在三角形的顶端处约离锁骨上缘2 ~ 3cm横指作为进针点。 (二)中路穿刺法 步骤 3、针干与皮肤呈30°角,与中线平行直接指向尾端。若试探未成功,针尖向外偏斜5°~10°指向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内侧的后缘,常能成功。 (二)中路穿刺法 步骤 4、遇有肥胖、小儿以及全麻后病人,胸锁乳突肌标志常不清楚,作颈内静脉穿刺定点会有一定困难。 (二)中路穿刺法 步骤 (三)后路穿刺法 1、在胸锁乳突肌的外侧缘中、下1/3交点或锁骨上2 ~ 3横指处作为进针点。 2、在此部位,颈内静脉

文档评论(0)

锦绣中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