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之李逵负荆(知识讲解).docVIP

《水浒传》之李逵负荆(知识讲解).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页 《水浒传》之李逵负荆 学习目标 1.了解《水浒传》全书的基本内容和结构特色及其地位和意义。 2.阅读课文节选部分,理清思路。 3.通过阅读课文节选部分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分析李逵的主要性格特征。 4.结合整部小说中对李逵的描写,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 5.探究《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和小说主题。 知识积累 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水浒传》的作者历来有争议,一般认为是施耐庵所著。 施耐庵(1296年-1371年),江苏兴化人,原名施彦端,字肇端,号子安,别号耐庵。 施耐庵祖籍江苏泰州海陵县,出生于江苏兴化。他是著名的元末明初作家,是罗贯中的老师。 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元延祐元年(1314年)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不久任钱塘县尹,因替穷人辩冤纠枉遭县官的训诉,遂辞官回家。 作品简介 《水浒传》是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如果从艺术水准上来评定的话,仅次于《红楼梦》,排在第二位。 小说是一种以事件为依托,以塑造人物形象为核心的文学体裁。《水浒传》之所以能够列于四大名著,且艺术水准超过三国和稀有,关键就是人物形象塑造得好。此前,我们讲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提到了林冲是一位性格复杂的英雄人物,是绵羊和豹子两种性格的结合体。其实,水浒传很多人物都有其鲜活的个性,金圣叹曾经这样说: 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 金圣叹太喜欢《水浒传》了,所以说得有些夸张,但是它的确写出了十几二十个非常鲜活的人物,这是一点问题也没有。但是当我们翻开《水浒传》时,便能看到那些提着朴刀、禅杖、板斧的梁山好汉风风火火的身影,虽经历史的淘洗,但施耐庵的一支笔让这些叱诧风云的英雄豪杰跃然纸上。 节选之前的主要情节 这一课节选自第七十三回,上回“柴进簪花入禁院李逵元夜闹东京”,写的是宋江到东京观灯,李逵、燕青等随行。李师师是东京名妓,暗与皇上有往来。宋江到东京后,先后两次到李师师家,想通过李师师直接面见宋徽宗,请求招安。李逵不知内情,以为宋江等无非是贪恋女色,寻花问柳,于是怒火中烧。正当皇上与李师师私下相会,宋江等暗下商量趁此机会促使皇上招安时,李逵在门外闹将起来。他怒打杨太尉,火烧李师师家,大闹东京,使得宋江一干人等无功而返,慌忙杀出东京城。 宋江等杀出京城,却不见了李逵,宋江让燕青稍候,自己便带大队人马回了梁山。没想到,燕青和李逵这一路上又横生了一些枝节:先是在四柳村乔装成“真人”,替庄主狄太公捉“鬼”;然后路过荆门镇,又发生了课文中所叙的故事。 字词汇总 重点字词注音 朴刀(pō) 筵宴(yán) 蹊跷(qī qiāo) 哽咽(gěng yè) 尪羸(wāng léi) 攧翻(diān) 绾头发(wǎn) 丫髻(jì) 重点词语解释 ①他在东京兀自去李师师家去,到这里怕不做出来!(仍旧,还是) ②依草凶徒假姓名,花颜闺女强抬行。李逵不细穷来历,浪说公明有此情。(冒充 / 追究,弄明白 / 随意,没有约束) ③柴进道:“这个不妨,你先去那里等。我们前去时,又怕有跷蹊。”(奇怪,可疑) ④但见荒僻无人烟去处,走了一两日,绝不见些消耗。(消息) ⑤小人只是这里剪径,做些小买卖,那里敢大弄,抢夺人家子女!(拦路抢劫) 课文精要 理解主旨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小说,作于元末明初。 在《水浒传》的主题研究中,目前还存在着不少争议,主要的观点有三种:一是认为歌颂的是忠义(“忠义”说),二是认为写的是农民起义(“农民起义”说),三是认为表现的是市民的意识与追求(“为市井细民写心”说)。其他的观点都是从这三种基本观点中派生出来的。 其实这些争论并非产生于现代,而是自该书出现后就一直存在。比如在明清两代便有该书究竟是写“强盗”还是表现“忠义”的激烈争论,而鲁迅就说过该书是为市井细民写心的话。应该说这些观点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揭示了作品所包含的一些思想意蕴。 解放后一直到现在,杨绍萱、王利器、冯雪峰等学者先后提出“农民起义”说或“农民运动”“农民革命”说。称《水浒传》是“农民起义的教科书”;是“无数次农民起义的经验、教训,以文学形象为手段所做出的一个总结”;是“雄伟的农民战争史诗”;“是一部反映封建社会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小说”等。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郭预衡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等采纳了这种观点。 我们认为,小说主题出现多元理解,与几种基本事实有关:一是北宋末年宋江起义属于农民起义,作品揭示了它的基本规律和客观意义;二是水浒故事长期在都市流传,既有对市民生活的描写,又有对市民阶层感情的渗透;三是小说成书时经过文人加工改造,成书后又有不少修饰评点,所

文档评论(0)

我思故我在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部分用户下载打不开,可能是因为word版本过低,用wps打开,然后另存为一个新的,就可以用word打开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