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文化(传统文化).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PAGE PAGE 1 欢迎下载 高考作文素材:文化(传统文化) (一)文化(传统文化)主题的名言 1.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1.人应该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林清玄) 2.学术无界,文化无墙,不能画地为牢。(余秋雨) 3.万里江山可以易主,文化经典不可再造。(余秋雨) 4.人类文化的悲哀,是流俗的易传,高雅的失传。(木心) 5.不伴随力量的文化,到明天将成为灭绝的文化。(丘吉尔) 6.人生来本是一个蛮物,惟有文化才使他高出于禽兽。(格拉西安) 7.不懂得传统的人正如没有地图的旅行者,不可能远行。(北岛) 8.书籍是人类文化的主要载体,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根的。(周国平) 9.文化是生命的花朵,离开生命本源,文化不过是人造花束。(周国平) 10.文化看上去无形无色,却决定了我们的社会从何处来,往哪里走。(柴静) 11.公众不是没有文化追求,而是需要更好的表达方式,让更多的文物说话。 12.一座城市既然有了历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余秋雨) 13.文化,是祖先对我们的远年设计,而设计方案,则往往藏在书本之外,大山深处。而且,大多已经步履踉跄,依稀模糊。(余秋雨) 14.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联起来成为社会。(龙应台) (二)文化(传统文化)主题的典例? 1.创新带来丰富的文化大餐 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国家宝藏》,再到故宫一改过去的“严肃脸”变得“萌萌哒”,甲骨文手机表情包成为斗图“新宠”,近年来,优秀传统文化纷纷走出“故纸堆”,以时尚有趣的形象“飞入寻常百姓家”,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文化大餐。 2.创造文化好作品需要用心和专注 今年91岁的工艺美术师陈由明,曾创作了驰名中外的沔阳雕花剪纸《八仙图》,60多年来,他一直创作不息、佳作频出。谈到创作诀窍,陈老说:“我要搞出一个作品,就是吃饭也在想,睡觉也在思考。现在的好多东西,功夫不到,火候差得远呐。只想着赚钱,没有心心念念、反复推敲,哪里出得来好作品呢?” 3.移风易俗,革除陋习 英国统治某南亚国家的时候,当地流行一种野蛮的风俗——丈夫死了要把寡妇烧死殉葬。英国人屡屡劝阻,但当地人说,我们祖祖辈辈一直这样做,这是我们的文化传统,我们的风俗习惯,你们凭什么阻拦?英国人也不含糊,表示:你们按你们的风俗办,我们就按我们的风俗办,我们的风俗是谁烧死寡妇,我们就绞死谁。然后这种陋俗就没了。 4.移风易俗,要注重领导者的带头作用 齐桓公喜欢紫色的衣服,结果上行下效,全国人都疯狂地购买和穿着紫色衣服,紫衣价格飞涨,老百姓根本买不起。齐桓公问管仲这可怎么办?管仲说,那您就别再穿紫衣了。此时刚好有人觐见,齐桓公对其中穿紫衣的人说:“离我远点,紫衣味道太臭。”此言一出,当天朝廷官员无人穿紫衣,第二天都城之内紫衣消失,第三天全国都无人再穿紫衣。 5.曾国藩确立曾家的好家风 曾国藩在给弟弟的信中写道:“若农夫农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对“不长久”的恐惧使得曾国藩对待名利采取了明智的态度。他告诫子弟:“以升官发财为耻。”在曾国藩本人的带动下,曾家家风好,代代传,后代子孙大都成才。 6.大先生叶嘉莹 叶嘉莹先生从事教育事业近七十年,培养了一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人才,深受学生爱戴,可谓桃李满天下。七十年来,先生一边孕育桃李,一边从事研究,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重要贡献。 (三)文化(传统文化)主题的观点 1.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 《文心雕龙》有言,“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在古人看来,人可以用内心感知天地之道、世界万物,当“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时,便容易产生文学、艺术,最终积累成文化、文明。 2.文化的三个层次 历史学家周一良先生曾经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狭义文化,指的是哲学、文学、美术、音乐、宗教等等;二是广义文化,说的是典章制度、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等;而隐藏在五光十色文化现象背后的若干共同的东西,叫深义或深层文化。 3.深层传统文化不是皮肉,而是魂魄 穿件对襟大袄,哼几句皮黄,或是挥毫泼墨,与我们的深义文化没多大关系;读读“三百千”,背背唐诗宋词,念念《古文观止》,写写之乎者也,也算不上具备了深义文化。深义文化不是皮肉,而是一种魂魄、一种精神,无形胜有形,只有将这种精神层面的文化内化于心,才算是承续了传统,真正掌握了传统文化的精髓。

文档评论(0)

Nina_6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