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换填法材料导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换填法 一、基本原理与处理效果 换填法:将基础底面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软弱土层部分或全 部挖去,然后换填强度较大的砂、碎石、素土、灰土、粉煤灰、 干渣等性能稳定且无侵蚀性的材料,并分层夯压至要求的密实度。 换填法适用条件: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素 填土、杂填土地基及暗沟、暗塘等的浅层处理,且建筑物荷载不 太大的地基。 17/41 换填法类型:按其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砂垫层、碎石 垫层、素土垫层、灰土垫层、粉煤灰垫层等。各种材料垫 层均可参照砂垫层设计。 经济性:处理深度宜控制在3m 以内较为经济合理,但 不应小于0.5m。 换填法的处理效果: (1) 提高地基承载力 (2) 减少地基沉降量 (3) 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 (4) 防止地基土冻胀 19/41 二、垫层的设计与计算 设计内容:确定垫层的厚度和宽度 要求: 垫层应有足够厚度以置 换可能被剪切破坏的软弱土层, 同时有足够宽度以防止垫层向 两侧挤出。有缘学习更多驾卫星 ygd3076 1. 垫层厚度z 的确定 按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确定: pz pcz f pz — 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压力 pcz — 垫层底面处的自重压力 f — 垫层底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 下卧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设计步骤:根据下卧土层的地基承载力,先假设一个垫层的厚 度,然后进行验算,若不符合要求,则改变厚度,重新再验算, 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20/41 2. 垫层宽度的确定 按满足基础底面压力扩散的要求确定: b b 2z tg b —垫层底面宽度(m) z—垫层厚度(m) z z  —垫层压力扩散角,按表7-3采用,当 0.25 时,取 0.25 b b 3. 地基变形计算 换土垫层后的建筑物地基沉降由垫层自身的变形量和下卧 土层的变形量两部分所构成: s s s 1 2 s—基础沉降量 s1—垫层自身变形量 s2—压缩层厚度范围内,自垫层底面算起的各土层压缩变形量之和 21/41 垫层变形量s : 1 p k p k  s1  z  Es  2  p —基础底面处平均压力(kPa) k Es—垫层压缩模量(kPa),由现场载荷试验确定,经验值15~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