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老年人有效沟通技巧知识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与老年人有效沟通技巧 第一部分 老年人心理特点 老人(退休后)的情况 角色 经济变化 生活圈子改变 与家人关系转变 生活目标转移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1、抑郁心理 产生的原因:退休以后,老年人一时难以适应社会角色和社会交往的变化,常常会睹物思旧,留恋过去,多愁善感,产生忧伤、抑郁心态。慢性病的困扰和死亡的威胁 表现:情绪低落,少语,失眠,食欲下降甚至自杀倾向 2,恐惧焦虑心理 原因:由于独生子女一代的成家立业,传统的大家庭正被新型的“核心家庭”所取代,老年人独居、空巢的现象越来越多。子女不在身边,长期的孤独寂寞,使得很多老人患上了焦虑症、失智症等。生病的人对疾病的不了解,过分的担忧 表现:情绪不稳定,心慌意乱,脾气暴躁等 3:敏感猜忌心理 原因:由于疾病原因,性格上趋于敏感、多疑,对人有敌视态度,不轻易相信别人。 表现:极度关注自己的身体,易受暗示,情绪波动大 4:自尊心过强心理 原因:由于社会地位的改变,容易出现性格和行为的改变 表现:固执,自私,幼稚,容易生闷气等表现 5:孤独寂寞心理 原因:由于缺少子女的关注和陪伴 表现:情绪低沉,怨天尤人,易怒易烦 6:自责心理 原因:由于长期疾病的影响易产生这样的心理 表现:自责内疚,觉得自己是累赘,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第二部分 如何与老年人有效沟通 图画游戏 你画对了吗? 沟通是指运用语言、文字或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指外表、脸部表情、肢体动作),把自己的想法、要求等等表达给对方。 如何“沟”?怎样“通”?如何做到有效沟通? 沟通的意义 反馈 渠道 企图 领会 表达 解译 甲方 乙方 何为有效沟通? 为了一个目标(目的.任务).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理解他人并为他人所理解,并达成共识的过程。 影响沟通有效的因素 心理因素: 缺乏自信心,不敢与人沟通 对人缺乏信心,或抱敌意态度 心存偏见与误解 自视过高,轻视别人 过分保护自己,或自我中心 情绪障碍: 伤心、喜乐、悲痛等 环境因素: 不理想的环境:如嘈杂、人来人往 不适合的时间:如不便讨论私隐时 身体因素: 视力、听觉...衰退 说话能力不足 未能掌握对方的认知能力 媒介因素: 不懂得用合适的语言和态度去表达 言语不通 缺乏技巧 与老年人有效沟通五要素 1、做好探访前的准备工作 形式:家访、医院探访、敬老院探访 准备工作: 认识探访对象:基本资料、居住情况等。 知识上的准备:了解服务对象的心理、生理特征等 技巧上的准备:掌握沟通、扶抱技巧等,准备谈话       内容、所需资料、用具及 时间分配等。 印象:衣着、服饰等。 2、要有清晰的沟通目的 3、注意说话的语气 你在说什么:(7%) 你是怎么说的:(38%) 你的肢体语言带给对方的感受(55%) 4、利用肢体语言 5、换位思考 这是什么动物?

文档评论(0)

135****96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