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污泥脱水过程中的絮凝机理
摘要:在环保疏浚手段中,絮凝剂的使用明显加快了污泥的脱水速度,提高了疏浚效率。本文重点阐
述了污泥不同水分的脱出方法及使用絮凝剂脱水的絮凝机理。
关键词:污泥脱水 絮凝剂 絮凝机理
近几年我国逐步重视对河湖污泥的治理工作, 但由于疏浚污泥存在堆放占地
面积大、干化速度慢、对环境有污染等问题,因此需要找到一种新型处理工艺。
经过研究试验,现已逐步形成了一套新型污泥固化的新工艺——采用絮凝剂处理
污泥,使用土工管袋提高滤水效果。 此方法提高了污泥的脱水效率, 避免了二次
污染,有着显著的环保、经济效应。
1 污泥的性质及其中水分的存在形式
1.1 污泥的性质
污泥的组分复杂, 变异性大, 组成絮体为水中悬浮固体经不同方式胶结凝聚
而成,结构松散,形状不规则,高度不均匀,比表面积与孔隙率极高,具有分形
结构,外观上具有类似绒毛的分支和网状结构, 为稳定存在的胶体体系, 其主要
特征是含水率高。
1.2 污泥中水分存在的形式
污泥中所含水分的形态, 尽管不同的文献有不同的分类, 但一般都认为是有
以下四种,即表面吸附水、间隙水、毛细结合水和内部结合水,如图 1 所示。
图 1 污泥中水分的存在形式
毛细结合水和内部结合水含量不高,只占污泥中总含水量的 10%左右。因此
表面吸附水和间隙水为污泥脱水的主要对象。
2 污泥脱水的方法
2.1 浓缩脱水
1
浓缩脱水主要是去除污泥的间隙水,缩小污泥的体积,通常使用的方法有:
重力浓缩、气浮浓缩、离心浓缩等。
2.2 絮凝剂脱水
由于浓缩脱水耗时长、 占地大等缺点, 很多情况下仅依靠浓缩脱水是不能满
足工程要求的。 为了提高脱水效率, 需要对污泥进行调理。 在实际生产中以加入
絮凝剂的化学调理法为主。絮凝剂脱除的主要是表面吸附水。
常用的絮凝剂主要分为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两大类。 无机絮凝剂中常用
的有铁系絮凝剂( FeCl 3 、 Fe 2 (SO 4 ) 3 及其聚合物)和铝系聚合物( AlCl 3 、
Al 2 ( SO 4 ) 3 及其聚合物)。常用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钠。
3 絮凝机理
3.1 无机絮凝剂
3.1.1 无机盐类絮凝剂
无机盐类絮凝剂主要是通过电解质化合物的电离作用生成的带电离子与带
相反电荷的胶粒发生电中和, 破坏胶体体系的稳定性, 促使胶粒团聚下沉。 主要
的作用形态是自发水解产物及初聚物、 低聚物和凝胶沉淀物。 但在实际生产过程
中,往往需要加入大量浓度很高的无机盐类絮凝剂才能得到满意的出水效果, 因
此,需对无机盐类絮凝剂进行改性。
3.1.2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20 世纪 60 年代,聚合氯化铝( PAC)、聚合硫酸铁( PFS)等无机高分子絮
凝剂成功问世。 PAC、PFS 都是以其水解产物对带电胶粒进行电中和脱稳、吸附
架桥或粘附卷扫而生成粗粒絮凝体再加以去除。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与无机盐类絮凝剂相比,其絮凝效能通常会提高 2-3 倍。
这是由于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具有相对的形态稳定性, 投入待处理污泥中, 即可直
接吸附在胶粒表面,发挥很强的电中和及架桥粘结作用。
其具体絮凝机理如下,如图 2 :
(1)与污泥胶粒表面发生结合位吸附。
(2 )吸附进行电中和。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