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篇一:医学微生物学复习题】
1、 名词解释
(1)、热原质:(致热原),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
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 (2)、灭菌: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 法,包括杀灭细菌芽胞、病毒和真菌等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
病原微生物 (3)、消毒: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并不
一定能杀死细菌芽胞或非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4)、无菌操作:防止
微生物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 (5)、条件致病菌:有些细
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治病,只有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才可引起致病,
这类细菌成为机会致病菌
或条件致病菌
(6)、菌群失调: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导致宿
主某些部位寄居细菌的种群发生改变或各种群的数量
比例发生大幅度变化,从而导致疾病成为菌群失调
(7)、毒血症:致病菌侵入宿主体内后,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
病菌不进入血液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外毒
素经血到达易感的组织和细胞,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
(8)、菌丝:芽管逐渐延长成丝状成为菌丝 (9)、医院感染:是
指患者或医务人员在医院环境内发生的感染 (10)、质粒:是细菌
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 (11)、支原体:是一类缺
乏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性,能通过滤菌器,在无生命培养基中能生
长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
生物
(12)、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组分,其分子结
构由 o 特异性多糖,非特异性核心多糖和脂质 a 三部
分组成
(13)、真菌:是一类具有典型细胞核和完整细胞器,不分根茎叶,
不含叶绿素的真核细胞性微生物 (14)、分离培养:将标本或培养
物划线接种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因划线的分散作用,使许多原混杂
的细菌在固体培养
基表面上散开,成为分离培养
(15)、纯培养:挑取一个菌落,移种到另一个培养基中,可生长
出来的大量的纯种细菌,成为纯培养 (16)、菌落:单个细菌分裂 繁殖成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成为菌落
2、微生物包括哪些类型与种类?细菌的基本形态有几种?
类型:非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性微生物 种
类: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 基本形态:
球菌、杆菌、螺形菌
4、 g+ 菌与 g-菌细胞壁结构的基本成分是肽聚糖, g+ 特殊成分是磷
壁酸,g- 的特殊成分是外膜
7、 细菌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
8、 叙述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基本条件?
1)、营养物质:充足的营养物质可以为细菌的新陈代谢及生长繁殖
提供必要的原料和充足的能量
2)、氢离子浓度( ph ):多数病原菌最适 ph 为 7.2~7.6
3)、温度:病原菌最适生长温度为人的体温,即 37℃ 4)、气体:
①专性需氧菌仅能在有氧环境下生长 ②微需氧菌在低氧压( 5%-6% )
生长最好 ③兼性厌氧菌不论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中都能生长 ④专性厌
氧菌只能在低氧分压或无氧环境中进行发酵 5)、渗透压
波长: 240~300nm 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
作用机制:紫外线主要作用于 dna ,干扰 dna 的复制与转录,导致
细菌的变异或死亡 注意事项:注意防护
应用:用于手术室、传染病房、无菌实验室的空气消毒;或用于不
耐热物品的表面
14、控制细菌耐药性的防治
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3)、加强
药政管理 4)、研制新的抗菌药物 5)、破坏耐药基因 15、病原菌 对宿主的致病性的因素有细菌的毒力、侵入的数量、侵入的部位及
机体的免疫力
16、机会致病菌致病的特定条件?
1)、正常菌群寄居部位改变 2)、宿主免疫功能低下 3)、菌群
失调 17、细菌的毒力物质包括侵袭力、毒素、体内诱生抗原、超抗
原
点主要为机会致病菌、常具有耐药性、常发生种类的变迁;预防和
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法有消毒灭菌、隔离预防、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0、全身感染的表现为毒血症、内毒素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
毒血症;细菌感染的传播途径为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损伤、
经节肢动物媒介、性传播、多途径传播 21、临床标本采集与运送应
注意的原则有哪些?
1)、早期采集 2)、无菌采集 3)、采集适当标本 4)、采集双
份血清 5)、尽快送检 6)、标本做好标记,在相应的化验单上详
细填写标本种类、检验目的和临床诊断,以保证各环节准确无误
培养基:是由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
合营养物制品
种类:①基础培养基:包括营养肉汤、营养琼脂、蛋白胨水 ②增菌
培养基 ③选择培养基 ④鉴别培养基 ⑤厌氧培养基
24、叙述培养基制备的一般程序、培养基制备的注意事项
程序:调配溶化矫正 ph 过滤澄清分装灭菌检定保存
注意事项:⑴加热溶化过程中,要不断搅拌,加热过程中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