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考古学 III》课件:2_3 汉魏洛阳城.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汉洛阳城设置三市:金市在城内,马市和南市位于城东和城南,市场所在应为居民聚居区。 1962年勘探城东北隅时,曾发现南、北两组大型建筑遗址。南侧一组建筑,整体近似方形,南北长约199米,东西宽约142—186米,四周建有夯筑围墙,中有聚集成组的夯土台基和独立的较大建筑基址。北侧一组建筑,包括东西相对的两座方形院落。居西一院,作南北长方形,长约100米,宽约70米。居东一院,整体作方形,长、宽各约50米。二院落四周皆有夯筑围墙,但其内涵却大相径庭。东院内未见任何建筑物;西院中则分布着至少五座大小有差的建筑台基。尤其引人注意者,是在东西二院落之间,有一座叠压在汉代层下的大型东周墓。《水经?谷水注》曾有“景王冢在洛阳太仓中”一语,所记现象正与此同。因此,这两组大型建筑遗址虽未清理发掘,单从其位置和地望即可做出初步判断,它们有可能就是武库和太仓。 人口较为密集的居民区,至少有以下几处:位于城东北角的上商里,著名的居民里坊之一;洛阳三市:金市马市和南市,分别设于城东和城南,市场之所在,也应是居民聚集的区域。另据《洛阳伽蓝记》卷四,城西之西阳门外三里御道南有汉明帝所立白马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北魏洛阳大市,周迴八里。“市(东)南有皇女台,汉大将军梁冀所造,犹高五丈余。”“市西北有土山鱼池,亦冀之所造,即《汉书》所谓采土筑山,十里九坂,以象二崤者。”是为当时有名的私家园林。 手工业遗址主要分布于城外。但至今被清理的几乎全是砖瓦窑址,只有个别窑址可能专烧陶质器皿。其他手工业遗址尚未被揭露。分散存在的砖瓦窑址,城周围屡见不鲜,而规模庞大的大型汉砖瓦窑场仅见城东西罗洼村附近的一处。这处砖瓦窑场东西、南北各约数华里,其间窑址相当密集。已发掘的三座窑址,无一不是以煤为燃料,在一号窑内还整齐摆放着厚约1米的绳纹筒瓦瓦坯。它显然是一座官营窑场,当属南甄官府统辖,产品主要用于营建官属建筑。 (3)东汉雒阳城外重要官属建筑 对东汉雒阳城的各种宫殿及其他官属宏伟建筑,文献曾有许多精彩描述。受考古资料限制,这里仅以灵台、明堂、辟雍、太学、官府为例,概略叙述如次。 据《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东汉的辟雍,明堂和灵台都建于建武中元元年(56),合称三雍。作为封建王朝的三大礼制建筑,其用途各不相同。灵台是天象观测场所,天子登灵台、观云物,“所以观天人之际、阴阳之会。”明堂乃天子祭天敬祖之所,最经常的活动,是在此宗祀五帝,而以先帝配。《东汉会要?礼二》载,汉明帝曾借举行祭祀而咏祉福、舞功德、颁时令、敕群后。辟雍为宣扬教化之地,天子率众朝臣于此行大射礼(为祭祀择士而举行的射礼)和养老礼,并祭奠孔子。 对这三大礼制建筑,尤其是明堂、辟雍,是否为同一座建筑,应该是什么样的形制?历史上曾有过不少争论,往往是各执一词而莫衷一是。但从70年代所做考古调查、发掘看,在东汉时期,灵台、明堂、辟雍三者是分立的,而且建筑形式各具特色。 灵台遗址 位于平城门外大道西侧。今偃师市佃庄镇朱圪垱岗上村和大郊寨之间,北临今洛水南堤。遗址平面略呈方形,四周建有夯筑围墙。南墙及东、西二墙俱已探明,墙上各有门址;唯北墙不曾发现,或压在河堤之下。遗址现知范围,东西220米,南北200米,面积约44000平米。 今犹突兀于地面的天象观测台基,为一方形夯筑高台,正处于遗址的中心部位。台基基部长、宽各约50米。其地面以上部分,因历代破坏已非原状,南北残长约41米余,东西残长约31米余,残高约8米余。顶部已塌毁成一椭圆形平面,南北长约11.7米,东西宽8.5米。台基四面各辟上下两层平台,平台上均有建筑遗迹。环绕下层平台,又有河卵石铺的散水。这些建筑遗迹,唯台基北面保存比较完整,其余各面均遭严重破坏。 上层平台,高出下层平台地面约1.87米,四面皆有建筑遗迹残存。每面总长应为27米,各有五间建筑,每间面阔约5.5米,地面全部用长方形小砖铺砌。壁面涂抹草拌泥,并按方位施彩:南面朱红色,东面青色,西面白色;北面被火焚烧,推断原为黑色。这种现象的出现,应与其时崇尚四灵的风尚有关。 台基西面上层平台的建筑,还有一个不同于其他三面的显著特点,即在五间建筑的后面,又加辟五间进深约2米的内室。内室后壁,也系就夯土台基切削而成,但无立柱痕迹;前壁为土墙,此墙兼做前面五间建筑的后壁。内室中又有隔断土墙一堵,将其分作南、北二室。北室地面铺素方砖。这种密闭型内室很容易使人联想起《晋书?天文志》“作浑天仪于密室中”的“密室”。 我国古代天文学上的一个突出成就,即是对天象的周密观测。东汉灵台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国家天文台,有一个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的天象观测机构,代表着其时天文学发展的最高水平。灵台隶属于太史令。举世闻名的天文学家张衡,从永初二年(公元115年)至阳嘉二年(公元133年)曾先后两次出任太史令,任期共达十多年,直接领导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