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考古学 III 壹、秦汉考古贰、魏晋南北朝考古 壹、秦汉考古概述 一、秦汉考古的特点 1.历史背景特点 2.考古学文化特点 3.研究方法特点 1. 历史背景特点 秦汉时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开端,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关键阶段。 秦建立起最早的统一帝国。 汉在一个空前广大的范围内稳定施行中央集权统治模式。 秦汉帝国更加频繁、深入的与周边的地区与民族进行接触交流,对亚洲乃至世界许多地方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考古学文化特点 秦汉考古学文化与先秦考古学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不一样的。 从命名的原则看,战国以前的考古学文化往往是以发现地点或典型遗址命名,如二里头文化、二里冈文化、殷墟文化等。 战国时期的文化实际是讲列国文化,如晋文化、楚文化、燕文化、齐文化、秦文化等。都与组成统治集团的族群和主要国民的特定族群有关,并可以向前溯源。 从本质来讲,都是一种特定人群的文化。 到了秦汉时期,尤其是到了汉代,考古学文化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汉文化的命名得于汉帝国的建立,是以军事统治为基础,在中央集权制度下建立起来的跨越不同传统文化圈的新型考古学文化。 汉文化并不是汉王朝建立伊始就出现的。 与统治集团的族属也没有直接的关系。 血缘-------地缘 族群-------政权 当然,这样的转变并非是在秦汉时期突然出现的,而是自战国时期就逐渐孕育萌芽。 3.研究方法特点 从战国秦汉时期开始,中国进入了有比较完整和丰富的文献记载的时代。进入这一时期之后的考古学研究,在客观条件上有了大量文献资料作为重要的辅助资源,那就是。也要求考古研究在更为深入和广阔的背景中与文献史学进行更为有机和紧密的结合。 从广义上讲考古学是历史学的一组成部分,其最终要解释说明的是历史问题。 但历史时期考古学不应是简单的正经补史,而应当秉持采用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考古学资料进行考古学的研究。而后有所升华,以考古学研究的成果来说明历史问题。 二 、 秦汉考古的时空框架 关于秦汉考古的分期,学界有许多不同意见,往往是因地而异或因问题而异。《中国考古学·秦汉卷》将整个秦汉时期分为八个阶段,可以作为认识秦汉时期时间框架的参考。 (一)秦代: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即秦始皇统一中国到秦王子婴降汉、秦朝灭亡,前后仅15年。秦代的物质文化虽有其时代特征,但与战国晚期相比变化并不明显,因此,相关研究中常将“战国末年至秦代”作为一个时期。 1. 秦汉考古的分期 (二)西汉早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141年,即秦朝灭亡到汉景帝末年,前后计60余年。由于秦代和西汉初年的考古资料同样难以明确区分,因此研究中也常用“秦末汉初”或“秦代至汉初”。此外,汉高祖、惠帝和高后时期的20余年间,又称“汉初”或“西汉初年”。 (三)西汉中期: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49年的武帝、昭帝和宣帝时期,前后90余年。另有一种观点,将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视为西汉中期的开端。这是因为当年开始铸行五铢钱,是考古学断代的重要依据。 (四)西汉晚期:公元前48年至公元8年,即汉元帝至汉孺子婴时期,前后约40年。在汉元帝即位以后,西汉王朝为宦官和外戚所专权,社会逐渐动荡,王莽在成帝时期开始专权,公元6年(居摄元年)成为“摄皇帝”,此后一段时间常称为“西汉末年”或与之后的新莽时期合为一期。 (五)新莽时期:公元9年至公元24年,王莽建立新朝的始建国元年至新莽灭亡后刘玄 的汉更始年间,前后约15年。新莽政权虽然短命,但王莽一系列的复古和改制活动在物 质文化上有着明确的反映,钱币、印章、封泥和铜镜等时代特征明显。 (六)东汉早期:公元25年至公元105年,即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经明帝、章帝到汉和帝,共约80年。 (七)东汉中期:公元106年至公元189年,即汉殇帝延平元年到汉灵帝中平六年,共80余年。 (八)东汉晚期:公元190年至公元220年,即汉献帝初平元年至延康元年汉献帝被废、曹丕称帝,前后约30年。此阶段军阀并起割据,东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因此又常称之为“东汉末年”或与三国时期合并为一时段。 2、秦汉考古的分区 从原理上说考古研究中的文化分区,是对各类考古资料所反映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地域性差异提出的概括性认识。 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又会因纳入考察的考古资料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史籍所载之当时行政区划、文化地理划分,自然地理环境乃至当今的行政区划,也都是研究区划分时应当注意的因素。 1)秦至西汉早期更多延续了战国晚期的区域文化传统,可分为五个大的文化区。 1 黄河中游的三晋两周地区; 2 东方的齐国地区; 3 北方的燕国地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秦汉考古概述》课件:3_3 汉代帝陵及其他墓葬(下).ppt
- 《中国考古学 III》课件:2_1 秦汉城市(咸阳).ppt
- 《中国考古学 III》课件:2_2 长安城.ppt
- 《中国考古学 III》课件:2_3 汉魏洛阳城.ppt
- 《中国考古学 III》课件:3_1 秦代墓葬.ppt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24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pdf
- 豫园股份: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