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考古学 III》课件:2_1 秦汉城市(咸阳).ppt

《中国考古学 III》课件:2_1 秦汉城市(咸阳).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号宫殿基址 位于一号基址西南10米。从出土遗物分析,也是一座夯土高台建筑,三号殿址东西长123米,南北宽60米。其建成于战国末年或秦代,同样毁于秦末。 基址西侧有一条长30多米的南北向长廊,长廊两侧的坎墙上绘有彩色壁画,可看出有车马仪仗、植物纹饰和几何纹图案等。秦代宫室壁画,是已知我国最早的(室内)建筑壁画资料,在中国建筑史、美术史上,都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宫殿区夯土基址的勘探及发掘,得知秦宫殿建筑群内的每座宫殿建筑都是将不同的建筑单元统合在一起的高台式建筑。 各宫殿建筑互相之间又以甬道,复道等连接成一个组合体。从每座建筑的间次,门道设计,到一个建筑群组的整体设计,都采用对称式布局。 宫殿的建筑方法:按预先设计,夯土台有上下数层基座,每筑到一层基座即依计平面安置柱础,然后空出室内空间继续增筑,待筑到预定高度,在夯土壁上依础位挖出柱槽并立柱,使壁柱起到加固夯土台和承重的双重作用。转角处仍采用较原始的二柱并立手法,但主室中内已使用都柱。作为夯土台壁的补充,有的承重墙使用土坯砌筑,室内隔墙一般用夹竹抹泥墙。 墙面均经细涂,表面粉刷成红色、白色或彩绘壁画。地面朱红或青灰色,经磨光处理少数用方砖铺地。室内设置取暖炭炉,室内、外有竖井式储物窖穴和比较完备的排水系统。排水池做成漏斗式,排水管道已采用虹吸装置。通风、采光、通道都安排得合理。门窗饰有青铜铺首,使用绞链、合叶等金属构件。这些对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高台建筑 高台建筑,主要采用土来建造,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工程类型,也是我国土木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天然或人工夯筑土台,周围贴壁立木柱,使其成为周围建筑之后墙壁,并在台上建宫、殿、亭、阁。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之际是我国高台建筑的盛行时期,筑台工程的质量和规模都达到空前未有的地步。 原始社会晚期发明填土分层夯筑室内居住面,为高台最潜在的萌芽,即所谓“室高足以辟润湿”(《墨子·辞过》),夏帝桀作“琼宫瑶台”(《竹书纪年》),商殷纣王建筑鹿台,高千尺(《史记·殷本纪》),西周文王作灵台(《诗经·大雅·灵台》),是夏商周三代筑台的文字记载。 出土建筑遗物: 咸阳宫宫殿遗址中除土木材外,还发现其它大量建筑材料,如筒瓦、板瓦、瓦当,铺地方砖和长方形空心砖,以及已经腐朽而留有痕迹的竹、木板、席等等。不仅种类多,而且砖瓦、瓦当的造型艺术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a, 陶瓦的使用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芦山卯、石卯等史前遗址。秦宫屋顶已普遍覆盖有瓦,可分为筒瓦与板瓦两类,表面多饰交错绳纹,也有斜直绳纹。 阿房宫前殿 b,砖在秦宫殿建筑中被大量使用,可分为铺地砖和空心砖两类。铺地方砖薄而结实,纹样有菱形方格、太阳纹和回纹等等。空心砖又以大型长方形为特点,造型、孔洞设计合理,且具有自重轻,热工性能与透性能好,能源消耗低等优点。多数空心砖面刻以龙凤为主的多种纹饰,用于宫殿建筑的台阶。过去认为早期空心砖只限于营造陵墓,秦宫已大量使用于宫殿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一个进步。 c,建筑上使用席,这在比秦宫稍晚的临潼建筑中有发现,但早于咸阳宫的其它建筑中似无先例。秦宫中还将大量的竹使用于宫殿建筑的隔墙和楼层非承重墙之间作墙筋,这在北方的建筑中并不多见。 d,瓦当的使用始于西周。秦宫建筑遗址出土的瓦当不仅数量多,而且形制、花纹图案独具特色,与关东六国不同。例如以云纹作为主要图案的瓦当最多。在构图上围绕一个中心,以对角线的手法使云纹重复。而以中心对等,呈放射式样,疏朗而饱满的葵纹瓦当,出土数量仅次于云纹瓦当。 自西周早期,周孝王封非子于西犬丘(又名西垂),也就是现在甘肃礼县 东部一带。秦国曾历经“九都八迁”。 “(始皇)三十五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未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刑徒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宫,或作丽山。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史记·秦始皇本纪》 即东自红旗乡,西至柏家嘴,南起渭河,北迄泾水,计东西15公里,南北11公里,总面积达165平方公里的区域。 东迄黄河,西达汧渭之交,北由九 山和林光宫,南至秦岭北麓的长杨宫和负(上有草字头)阳宫。东西八百里,南北四百里。城市的中心在渭北今咸阳市窑店乡一带。 可以分为三区:西北 区、中区和东北区。西北区在城址西北部,今十三号公路与牛羊沟之间,主要有第一、二、三、五号宫殿建 筑遗址;中区有第四号宫殿建筑遗址,位于城址中部的牛羊沟村与赛家沟村东西之间,宫殿建筑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