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3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设计所依据的试验规程及规范: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
《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二、设计要求: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施工要求的工作性、结构要求的力学性能;体积稳定性能和混凝土结构在所处环境条件下要求的耐久性,设计坍落度120-160mm,能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要求,确保其施工要求的工作性,体积稳定性,耐久性和设计强度等级要求。主要应用盖板、墩身、桥台、基础、搭板、竖井盖板、仰拱、电缆沟等。
三、原材料情况:
1.粗集料:采用接山镇前寨子砂石料厂生产的碎石、规格为5-10mm:10-20mm:16-31.5mm,比例为(30%:50%:20%)。
2.细集料:采用接山镇前寨子砂石料厂生产的河砂,规格为Ⅱ级中砂。
3.水 泥:山东鲁珠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P.O 42.5水泥。
4. 外加剂:长春北华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1.0%,减水率初选15%。
5.水:饮用水。
四.初步配合比确定
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
已知设计强度等级为30Mpa,无历史统计资料,查《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55-2011表4.0.2查得:标准差σ=5.0 Mpa
?cu,0= ?cu,k+1.645σ= 30+1.645×5.0=38.2MPa
2.计算水泥实际强度(?ce)
已知采用P.O 42.5水泥,28d胶砂强度(?ce)无实测值时,可按下式计算:
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可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当缺乏实际统计资料时,也可按表5.1.4选用42.5水泥γc=1.16。
?ce =γc ?ce.g=1.16×42.5=49.3MPa
3.计算水胶比(W/B):
查《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表5.1.2回归系数=0.53, =0.20
混凝土所处潮湿环境,查《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表3.0.4允许最大水灰比为0.60符合耐久性要求;依据强度和耐久性要求设定水胶比,根据经验最佳水灰比选取0.45。
4.计算用水量(mw0):
已知:拌和物坍落度120-160mm,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查《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表5.2.1-2,又经多次试拌,选取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为188kg/m3,mwo=186×(1-15%)=158
5.计算胶凝材料用量(mco):
则水泥用量:mco=158/0.45=351kg/m3。
6.选定砂率:
已知集料采用碎石,最大粒径31.5mm,水胶比W/B=0.45.由《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表5.4.2选用砂率βs=39.0%。
7.计算砂、碎石用量(质量法):
已知:单位水泥用量mco=351kg/m3,单位用水量mwo=158kg/m3,砂率βs=39.0%;每立方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质量mcp=2400kg/m3
ms0+ mg0= mcp- mco- mw0=2400-351-158=1891 kg/m3
ms0=1891×39.0%=737kg/m3
mg0=1891-737=1154kg/m3
8.已知水泥用量351kg/m3,水胶比为0.45、砂率为39.0%;外加剂掺量为1.0%,则计算基准配合比各材料用量为(kg/m3):
mc0:ms0 :mg0:mao:mwo= 351:737:1154:3.51:158
五.计算平行配合比:
保持用水量不变,以基准配合比W/B=0.45±0.05进行计算,砂率可分别增加和减少1%,进行调整计算平行配合比。根据基准配合比计算方法,可得各平行配合比。
1.水胶比为0.40、砂率为38.0%,各材料用量为(kg/m3):
mc0:ms0 :mg0:mao:mwo= 395:702:1145:3.95:158
2.水胶比为0.45、砂率为39.0%,各材料用量为(kg/m3):
mc0:ms0 :mg0:mao:mwo= 351:737:1154:3.51:158
3.水胶比为0.50、砂率为40.0%,各材料用量为(kg/m3):
mc0:ms0 :mg0:mao:mwo= 316:770:1156:3.16:158
六.试验室配合比确定:
根据初步配合比调整,提出基准配合比;经试验,各混凝土配合比性能如下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25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教学文案.doc
- c30细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资料.doc
- c1驾考宝典科目一模拟考试题教学文案.doc
- C45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教案资料.doc
- c51单片机基础知识选择题教程文件.doc
- C4D如何制作自己的预置库(.lib4d)学习资料.doc
- C55混凝土主要参数指标学习资料.doc
- C4智能家居设计方案讲课教案.doc
- C5专练——异分母分数加减法(10套含答案)复习课程.doc
- CAD2014安装步骤复习课程.doc
- 基于AIML的智能助理机器人系统:技术、应用与挑战.docx
- 多媒体技术赋能大学物理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实践.docx
- 先天性高肩胛症伴发畸形特征剖析与精准治疗方案抉择.docx
- IL-6信号轴对CD5+B细胞淋巴瘤化疗敏感性的调控机制及临床启示.docx
- 不可切除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与序贯化放疗的疗效、毒性及临床抉择探究.docx
- 大黄蛰虫丸对活化肝星状细胞的调控机制与临床意义探究.docx
- 武汉市部分高中学生课下线上物理学习现状:洞察、剖析与展望.docx
-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设计:数字化生存能力培养新路径.docx
- 长株潭体育城市建设:现状、挑战与发展路径研究.docx
- 基于版权与收费模式协同视角的视频网站收入增长策略探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