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且通过这种社会关系传递信息。同时,
通过传播,体现了传授双方的社会角色和地位,既保持了既有的社会关系
第 1 节 有建立了新的社会关系。
1. 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第 2 节
首先信息伴随着人的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 伴随着人的态度, 感情, 1. 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价值和意识心态来表现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其次,当信息做
为物理载体,按一定方式排练成信号序连,是必须有一地定意义的。所以,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不处在一定的系统中。所谓系统“是相互联系,
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因此, 社
会传播也是具有系统性的。
2. 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 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特征: A 社会传播是
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B 它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形成的, 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 A 开放性系统 B 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构成的整体 C 它
体现。 C 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象的是社会互动行为。 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D 自我创造 自我完善
D 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E 传
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3. 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
3. 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 双重偶然性指的是传播双方都从在着不确定性,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
理解这个观点? 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
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3. 马克思精神交往理论与行为主义传播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4 。什么是传播隔阂?
1)在行为主义传播学那里, 传播基本上是作为孤立的精神或心理现象
传播隔阂是指传播制度,传播渠道,信息系统的功能因素导致的传播 来看待的,他们往往 单纯地 就信息研究信息,就传播研究传播,而马克
偏差,误解。 思精神交往理论则不同,它要求精神交往放在人类社会交往的大系统中加
以考察,不但要研究人的精神活动本身,而且要研究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
第 3 节 的关系、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关系,这有助于我们从更广阔的视野来
观察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和传播关系。 2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精神交
1. 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 “交往”理论是唯物论传播观的出发点? 往是与精神生产关系的,离开了精神生产,也就谈不上精神交往。 3 )从
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精神生产既然是一种生产,就必然有它的产品。信
1)。首先是因为在他们的“精神交往”概念与现代“传播”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