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语文一轮复习最新4年模拟题分类汇编:社会科学类.pdf

2011届语文一轮复习最新4年模拟题分类汇编:社会科学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 届语文一轮复习最新 4 年模拟题分类汇编 社会科学类 2010 年联考题 2010 年 6 月更新 一、(江西省上高二中、新余钢铁中学 2010 届高三全真模拟)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6— 8 题。 在宋代艺术领域内,有一个以地域命名的古琴流派——“江西琴派”。 江西琴艺历史悠久。 在江西贵溪仙水岩悬棺墓葬中, 人们就发现了两件战国时期的十三 弦古琴。东晋时期, 江西籍诗人陶渊明弹无弦琴的故事, 已成为一个著名的文化典故。 到了 宋代, 江西弹琴者众多, 形成了与京师、 两浙三足鼎立的江西琴派。宋代政和年间成玉涧在 其《琴论》中说:“京师、两浙、江西能琴者极多,然指法各有不同。京师过于刚劲,江西 失于轻浮,惟两浙质而不野,文而不史。”可见,在北宋政和以前,就已经形成的了具有不 同演奏风格的江西、 京师、两浙三个古琴流派。江西琴人在整理琴曲谱、创作新琴曲的过程 中逐浙形成了“江西谱”。南宋时,江西谱盛极一时,与当时京师派的“阁谱”相抗衡。阁谱是 宋代宫廷御用琴谱, 风格过于刚劲而呈现程式化的拘谨, 而江西谱是与民间音乐融合而成的, 风格偏于纤丽,所以成玉涧说“失于轻浮”。当然,说江西谱“失于轻浮”,也未免有些偏颇。 京师派的阁谱刚劲风格, 是因为其植根于北土苍茫广阔的自然风光中而形成的。 而江西谱是 将江南的明媚山水输入了古琴心魄,才造就了优美华丽的艺术风格。 据相关记载, 江西琴派演奏技法特别丰富, 在南宋时成为一个盛极一时的主导潮流的流 派。这一流派在南宋灭亡后也随之衰败。当然,衰败并不等于灭亡。上述三大流派中,明清 两代尤以两浙派为盛。其实,两浙派在宋代是继京师派和江西派之后兴起的新的古琴流派, 两浙派的主要艺人如南宋末年的徐天民等都是在初学江西谱的基础上改学两浙派的。 他们创 作了大量新的琴谱, 奠定了两浙派兴起的基础。 江西琴派与两浙琴派的主要区别就在于, 江 西派以琴歌为主,琴歌与古琴演奏相互配合, 因此,强调琴乐与唱词一字一音的配合; 两浙 派以纯乐器演奏为主, 认为一字当一音为俗调, 特别注重古琴的独奏旋律, 并借鉴了京师派 与江西派的优点,又将儒家的思维方式引入古琴,使琴声承载了儒学的文心,形成了“质而 不野,文而不史”的雅化了的两浙琴派,并逐渐代替了相对俚俗的江西琴派。这个代替,也 意识着琴乐与歌乐的分离。 宋代江西能琴文人极多,如欧阳修、王安石、文天祥等。其中,欧阳修不仅是宋代江西 文人琴之名家, 也是宋代文人琴家中最杰出的代表。 奠定欧阳修在中国琴史上的地位的, 不 仅是他的善于弹琴,更主要的是他对琴艺理论的阐述。与欧阳修的文论思想的主脉“文以载 道”相应,他的琴论思想的主脉是“琴以载道”。 欧阳修自小喜琴声, 因为高雅的琴声是与古人 进行畅达的精神交流的桥梁, 能传递千古时空下圣人先哲的言和情。 欧阳修称琴为“有道器”, 这正是对“琴以载道”的琴乐思想的最好诠释。 然而, 江西琴派之所以能形成一个群体, 固然与欧阳修个人文化地位的崇高和爱琴、 擅 琴、论琴有关,但主要原因是他创作了名享千古的散文《醉翁亭记》。欧阳修创作的《醉翁 亭记》 ,很快就流传开来。 当时有一位太常博士名叫沈遵, 非常喜欢这篇散文, 于是根据 《醉 翁亭记》的寓意,创作了《醉翁吟》琴曲,并弹给欧阳修听。欧阳修听了很高兴,为沈

文档评论(0)

171****923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