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4 ) p-Si TFT 制备中的掺杂及杂质激活 掺杂工艺 离子注入 汽相沉积( CVD ) 杂质源 : P+, As+, B+ 等 杂质源 : POCl 3 ,PH 3 , B 2 H 6 杂质激活方法 热退火 快速热退火 激光退火 固相扩散 ( TFT 制备中基本不采用 ) ( TFT 制备中基本不采用 ) ( TFT 制备中采用 ) ( TFT 制备中采用 ) 第六章 薄膜晶体管( TFT ) 主要内容 ( 1 ) TFT 的发展历程 ( 2 ) TFT 的种类、结构及工作原理 ( 3 ) p-si TFT 的电特性 ( 4 ) p-si TFT 的制备技术 ( 5 ) TFT 的应用前景 TFT 的发展历程 ( 1 ) 1934 年第一个 TFT 的发明专利问世 ----- 设想 . ( 2 ) TFT 的真正开始 ----1962 年,由 Weimer 第一次实现 . 特点:器件采用顶栅结构,半导体活性层为 CdS 薄膜 . 栅 介质层为 SiO, 除栅介质层外都采用蒸镀技术 . 器件参数:跨导 g m =25 mA/V, 载流子迁移率 150 cm 2 /vs, 最大振荡频率为 20 MHz. CdSe---- 迁移率达 200 cm 2 /vs TFT 与 MOSFET 的发明同步,然而 TFT 发展速度及应用远不及 MOSFET?! TFT 的发展历程 ( 3 ) 1962 年,第一个 MOSFET 实验室实现 . ( 4 ) 1973 年,实现第一个 CdSe TFT-LCD(6*6) 显示屏 .-----TFT 的迁移率 20 cm 2 /vs,I off =100 nA. 之后几年下降到 1 nA. ( 5 ) 1975 年,实现了基于非晶硅 -TFT. 随后实现驱动 LCD 显示 . ---- 迁移率< 1 cm 2 /vs, 但空气( H 2 O,O 2 ) 中相对稳定 . ( 6 ) 80 年代 , 基于 CdSe, 非晶硅 TFT 研究继续推进 . 另外,实现 了基于多晶硅 TFT ,并通过工艺改进电子迁移率从 50 提升至 400. --- 当时 p-SiTFT 制备需要高温沉积或高温退火 . ---a-Si TFT 因低温、低成本,成为 LCD 有源驱动的主流 . ( 7 ) 90 年代后,继续改进 a-Si,p-Si TFT 的性能,特别关注低温 多晶硅 TFT 制备技术 .---- 非晶硅固相晶化技术 . 有机 TFT 、氧化物 TFT 亦成为研究热点 .--- 有机 TFT 具有柔性可弯曲、大面积等优势 . TFT 发展过程中遭遇 的关键技术问题? 低载流子 迁移率 稳定性和 可靠性 低温高性能半 导体薄膜技术 低成本、大面 积沉膜 挑战 : 在玻璃或塑料基底上生长出单晶半导体薄膜 ! TFT 的发展历程 TFT 的种类 按采用半导体材料不同分为: 无机 TFT 有机 TFT 化合物 :CdS-TFT,CdSe-TFT 氧化物 :ZnO-TFT 硅基 : 非晶 Si-TFT, 多晶硅 -TFT 基于小分子 TFT 基于高分子聚合物 TFT 无 / 有机复合型 TFT :采用无机纳米颗粒与聚合物共混 制备半导体活性层 TFT 的常用器件结构 双栅薄膜晶体管结构 薄膜晶体管的器件结构 TFT 的工作原理 一、 MOS 晶体管工作原理回顾 当 | V GS || V T |, 导电沟道形成 . 此时当 V DS 存在时,则形成 I DS . 对于恒定的 V DS, V GS 越大 , 则 沟道中的可动载流子就越多 , 沟道电阻就越小 , I D 就越大 . 即栅电压控制漏电流 . 对于恒定的 V GS , 当 V DS 增大时,沟道厚度从源极到漏极逐渐变 薄 , 引起沟道电阻增加 , 导致 I DS 增加变缓 . 当 V DS > V Dsat 时 , 漏极 被夹断 , 而后 V DS 增大, I DS 达到饱和 . 工作原理:与 MOSFET 相似 ,TFT 也是通过栅电压来调节沟 道电阻,从而实现对漏极电流的有效控制 . 与 MOSFET 不同的是: MOSFET 通常工作强反型状态 , 而 TFT 根据半导体活性层种类不同 , 工作状态有两种模式: 对于 a-Si TFT 、 OTFT 、氧化物 TFT 通常工作于积累状态 . 对于 p-Si TFT 工作于强反型状态 . 工作于积累状态下原理示意图 TFT 的工作原理 TFT 的 I-V 描述 在线性区 , 沟道区栅诱导电荷可表示为 ) ( V V V C Q th g i i ? ? ? ? 在忽略扩散电流情况下,漏极电流由漂移电流形成,可表示为 dy dV Q W E Q W I i y i d ? ? ? ?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政治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苏教版三上数学《曹冲称象的故事》测试卷及答案.pdf
-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课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其演练全流程讲解(100页经典版课件).pptx VIP
- 2022年4月四级烟草专卖管理师理论知识试卷.pdf VIP
- 2025年中国四氯化锆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
- 6.3.2 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课件(共19张PPT).pptx VIP
- 博物馆陈列展览大纲.doc VIP
- 风机基础土方开挖及回填方案.docx VIP
-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 GB 50352-2019.pdf VIP
- TB10007-2006 铁路信号设计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