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文学类阅读《天下第一桩》练习及答案.docxVIP

2020年中考语文文学类阅读《天下第一桩》练习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22分) 天下第一桩(有删改) 凌鼎年 ①在娄城收藏界,郑有樟是个怪人。他不藏字画不藏玉,不喜青铜不喜陶,只痴心于似石非石,似木非木的硅化石。他家堂上的大桌面就是一截古柏的树干。此物聚天地精华,年轮重重叠叠,肌理清晰可辨,叩之金石有声,抚之清凉可感。除了收藏把玩,凡藏品, 他都要追根溯源地研究一番。 ②一个偶然的机会,郑有樟从一个藏友处得知,翰林弄的阮大头最近从安徽收到了一件好东西,号称“天下第一桩”。阮大头在娄城收藏界是另一个怪人,只要他看中的,砸锅卖铁他也会收下来。郑有樟对树桩没啥兴趣,也没往心上去。藏友见他如此,故意说道:“宝贝呐,少说也有六七千年历史了,已半成化石了。”这话像生了翅膀似的,一下飞进了郑有樟的耳朵。他一把攥住藏友的手说:“ ” ③郑有樟一见那树桩就惊叹,天下竟有如此好东西。但见那树桩高可半丈,宽可躺人。 多少年来山泉湍流冲刷,那粗枝老根已是千窍百孔,且石借水力,大孔小孔无一不光滑温润。更难得的是这树桩与其他硅化树料不同,进得院子便觉暗香盈盈,拂之不去。郑有樟凝视着这天下第一桩,不言不语,也不离去。 ④阮大头看出了郑有樟的偏爱心思,笑眯眯地说:“我收藏几十年,这是我最得意的一件藏品,今后就是我的镇宅之宝喽!” ⑤郑有樟五行缺木,所以取名“有樟”,偏偏自己所藏的硅化石中有松,有柏,有楠, 有银杏,就是无樟。而今,这古桩化石出现在眼前,不是缘分又是什么?他诚恳相求:“君子本不夺人之爱,但我郑有樟既然名中注定有樟,岂能错过?您老就当成全我,割爱吧。 您开个价,我郑有樟保证不会让您吃亏。” ⑥阮大头一听,笑了笑:“想看,尽管看;转手,不好办。”郑有樟就这样碰了个软钉子。 ⑦郑有樟不甘心。他茶饭不思,想来想去被他想到了以物易物的主意。他打听到这阮大头搞收藏不在升值,只为喜好。他想起前不久在浙江东阳见过一个老艺人雕刻的水浒人物根雕,印象中也是香樟木的,那108将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对,买下来,送给阮大头, 他八成会喜欢的。 ⑧郑有樟第二天就开了小车赶到浙江那老艺人家,好说歹说,花了大价钱把那根雕买了下来,雇卡车运回了娄城。果然不出所料,阮大头一眼相中,请郑有樟爽快出价。 ⑨郑有樟坦言:“明人不说暗话,我只想换您的树桩。” ⑩阮大头没想到郑有樟来这一手,有点不快地说:“肯卖,价钱好商量;不肯卖,你抬走吧。”郑有樟也没想到阮大头如此固执,怏怏而回。 ?见郑有樟愁眉苦脸的,知道他还惦着那天下第一桩,有人就给他出主意。曱说:“阮大头的独生女今年26岁了,还没嫁人,干脆有樟兄娶了她算了,条件嘛,非天下第一桩做嫁妆不要……” ?“缺德缺德,婚姻哪是儿戏!”郑有樟一脸不屑。 ?乙说:“派人冒充算命先生,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他心甘情愿出手……” ?“损、损、损,骗他老人家,于心何忍!”郑有樟面露不悦。 ?丙说:“那你干脆跪在阮大头面前,求他,不怕他铁石心肠。” ?“你们怎么尽出馊主意!”郑有樟神色凝重。 ?郑有樟突然失踪了一段时间。后来才知道,他去了安徽调查这天下第一桩的来历,他查阅了安徽史志,回来后闭门数日写下了《流传有序的天下第一桩》。据他考证:此树桩是南宋末年一次山洪暴发后冲下山来的,先为博古斋藏品,后入画家闵双城书斋。元代为铁木儿秘藏。明代先后在安徽布政使及工部尚书等多人手里流传,清初在桐城方家露过面,此后去向不明,百年后才重新面世。郑有樟还收集了明代至清初文人雅士吟咏此桩的诗文。他把这篇考证文章打印好,恭恭敬敬送给阮大头斧正。 ?阮大头看到文章后有些发愣。过了好一会儿,他拉过郑有樟说:“来,我俩在天下第一桩前留个影。” ?三天后,阮大头打电话给郑有樟:“啥话也别说了,你来把天下第一桩搬走吧。” 联系上下文,请为第②段空格处填上恰当的语言描写。(2分,不超过10个字) 21.文章中郑有樟为了得到“天下第一桩”有过三次努力,依次是:(8分) (1)郑有樟说缘故,高价求购碰钉子。 (2) (3) 22.文章第?至?段描写了郑有樟和他人间的对话,请分析其作用。(6分) 23.以下对第?段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阮大头看到文章时有些出乎意料 B.阮大头感受到比金钱强大得多的力量 C.阮大头对郑有樟有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198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