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动物病理 教学文件、项目四:发热 任务发热教案.doc

动物病理 教学文件、项目四:发热 任务发热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资源库 《动物病理》教案 教学内容 任务 发热 教学方式 讲授 班 级 **班 授课学时 2 【教学内容目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发热、发热激活物、内生致热原、中枢发热介质的概念、原因、热型。 2.了解发病机制和机体的代谢机能变化,发热的分期及其热代谢特点,为临床发热病的诊治打下理论基础。 3. 了解发热的生物学意义及处理原则。 (二)技能目标 1.能正确判断动物疾病的热型及其体温变化特点,并制定和实施合理的治疗措施 【主要知识点与能力点应达到的目标水平】 教学 内容 职业岗位知识点、能力点与基本职业素养要求 目 标 水 平 识记 理解 熟练操作 应用 分析 8.1发热 8.2发热的原因和机理 8.3发热的经过和热型 8.4发热对机体的影响 8.5发热的生物学意义及处理原则 知识点:1.发热 2.发热的原因与机理 3.发热的经过和热型 4.发热对机体的影响 5.发热的生物学意义及处理原则 能力点:发热的处理原则 职业素养要求:理论指导素质、综合运用能力。 √ √ √ √ √ √ √√ √ √ √ √ √ √ 【教学策略】 1.采用质疑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提一些相关的启发性问题,供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科学史内容的介绍,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精神的培养。 【教学过程组织】 知识点、技能点回顾: 列举临床上常见疾病,如禽流感、猪瘟、猪丹毒等,分析病例中动物的发病过程及各时期特点,引出发热等。 导入新课: 采用问题式教学形式引出本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一:发热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发展的?——教师陈述“发热的特点......” 教学内容: 任务8发热 发热: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SP)” 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体温中枢兴奋或功能紊乱或产热过多,散热过少,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的0.5℃, 8.1发热的原因 8.1.1发热激活物与 致热原(EP):凡能引起机体发热的物质称之为热原刺激物。 发热激活物:能激活产内生性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性致热原的物质(包括外生性致热原和体内产物)。 致热原包括外生性致热原和内生致热原。外致热原又分感染性因素(包括微生物、寄生虫及其产物),非感染性因素 外源性致热原:细菌及毒素、病毒、其它微生物、体内产物 内生致热原:白C介素-1,白C介素-6,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8.1.2 指没有致热原参与而引起的发热。见于体温调节中枢机能障碍(如脑溢血、脑肿瘤、中暑、脑膜炎等)、产热过多(如甲状腺亢进、骨骼肌持续痉挛等)、散热减少(如广泛皮炎、大面积烧伤、度心衰和脱水性的疾病等)均可引起发热 8.2发热的机理 8.3发热的经过和热型 8.3. 分期 热代谢特点 临床表现的机制 体温上升期 产热↑散热↓ 产热﹥散热 血管收缩----皮肤苍白畏寒发冷 竖毛肌收缩----被毛蓬乱 寒战中枢兴奋----寒战 高热持续期 产热和散热 在较高水平上 维持平衡 皮肤血管扩张----皮温上升 体温下降期 散热↑产热↓ 发汗中枢兴奋----出汗、脱水 热型:在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记录于体温单上,将各体温数值点连接起来而表现出来的形态,称热型(热曲线波型) 8.3.2.1稽留热:指高热持续数日不退,昼夜温差不超过 8.3.2.2弛张热:体温升高后一昼夜内温差超过1 8.3.2. 8.3.2. 8.3.2. 特点: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变动也无规则,而且体温的日差有时极其有限,有时则具有很大的波动。可见于许多非典型经过的疾病,如非典型马腺疫和渗出性胸膜炎。 8.4发热时机体的变化 8.4.1物质代谢的变化 糖代谢:葡萄糖分解↑,糖原储备↓,乳酸↑ 脂肪代谢:脂肪分解↑ 蛋白质代谢:蛋白质分解↑,血浆蛋白↓,蛋白质分解产物↑ 维生素代谢:维生素吸收↓,消耗↑ 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体温下降期—脱水 组织分解增强—血钾增高 产酸增加—代谢性酸中毒 8.4.2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烦躁;精神沉郁 循环系统:交感神经兴奋和高血温→窦房结→心率加快; 血管扩张→血压轻度↓ 大汗→虚脱,休克 呼吸系统:血温升高→呼吸中枢→呼吸加深加快 消化系统:交感神经兴奋→消化液分泌↓,胃肠蠕动↓ 防御功能改变:适度体温升高----激活免疫功能 8.5发热的生物学意义及处理原则 8.5.1 发热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种以抗损伤为主的防御适应反应,对机体有利也有弊。 8.5 对发热不高而病因不明显的病例,不要急于解热,干扰热型和热程的表现,不利于疾病诊断。 对过高的发热,持续的发热,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采取退热措施,但高热不可骤退。 加强护理,补充营养,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教学过程中结合大量的图片、动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