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苗族银饰锻造技艺 ——花丝工艺
PAGE 1
PAGE 1
《明清金银首饰》
参考意见
首饰原本通指男女头上的饰物,俗称“头面”。以后又成为全身装饰品的总称。古代首饰已有发饰、颈饰、冠饰、佩饰等。我国早在商代就已经制作出套、组金首饰。1977年,北京平谷县刘家河商墓出土的金笄、金耳坠、金臂钏就是采用铸造、锤揲技法制成的,它的造型朴拙浑厚,含金量已达到 85%。首饰是随时代的不同、人们生活习惯和服饰的变化而发展的。唐代是我国金银饰品制作和使用的鼎盛时期,那种把金、银、珍珠、宝石相互搭配,发挥不同材料的特点,充分展示出饰品绚丽多姿、豪华精美的风采,这种独具匠心的设计制作对以后的金银细作有着深厚的影响。当时著名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云鬓花颜金步摇”及诗人杜甫的《人日》中:“胜里金花巧耐寒”等描述,都是对贵妇人头戴金饰的真实写照。 北京是元、明、清三朝的都城,制作金银器有它独特的地域优势。明代是中国黄金制造史上的又一个鼎盛时期,有着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对金银矿的开采、熔炼实行严格的控制,专门设立宫廷内府银作局监管,供帝王、后妃们需要的金银器的制作。这些从全国各地抽调上来的工匠,都是制金工艺的高手,他们把各自的智慧和技术特长相互融合,制作出许多绝世精品。 所以明代的金银饰品极为丰富,其数量之多、工艺之精美,都是空前的。在出土的这些皇亲外戚墓中又以明宪宗成化帝的宠妃万贵妃之父万贵夫妇合葬墓出土的金银饰品最为丰富精美。万贵墓中出土的一对錾花金凤簪,簪柄扁尖,錾头一只飞凤立于祥云之上,伸展双翅,凤尾细长向后飘拂,上面錾刻细密的麦穗纹。簪柄上细刻“银作局永乐贰拾贰年拾月内成造玖成色金壹两贰钱伍分外焊伍厘”铭文(1424年)。另一件嵌宝石葵花型金簪,分三层纹饰,采用锤、拉丝、盘烧、錾刻、镶嵌、焊接等多道工艺技法制成;花瓣是用纤细如发的金丝盘绕而成,均匀厚重,中心镶嵌的黄色碧玺晶莹剔透,周围环绕着16颗红蓝宝石,三色宝石交相辉映,更展示出金簪的华丽富贵。这些金饰都是宫廷银作局所作,原本为后妃用品却成了万贵妃之父死后的葬品。 明代金银饰品追求纤细、豪华、实用的风格与当时宫廷内后妃们的服装、发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清代的制金工艺在继承明代传统技法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点蓝 ”、“点翠”新工艺。“点蓝”是把一种矿物质釉料点烧在饰物上,成为一种玻璃状的蓝色釉,这种蓝色釉和黄金、白银相辉映,显得清丽华贵。“点翠”是把翠鸟的羽毛依设计要求剪裁备用,把剪裁好的羽毛用胶粘于金、银饰品上,要求贴得平整均匀不露地子,色泽效果极佳。内文图中点翠凤形银簪,采用拉丝、累丝、錾刻、镶嵌、焊接等技法外,凤乌的羽毛采用的就是点翠工艺,蓝白相间,素雅相宜。由于羽毛是粘贴的不易保存,所以留存的较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