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文化 检测案例 卢阳项目工地课堂案例.docVIP

检测文化 检测案例 卢阳项目工地课堂案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卢阳项目工地课堂总结 2011年3月17日——7月7日,我带领道桥3093在河南省洛阳市中铁一局一公司卢阳项目部进行了为期近四个月的现场教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在学院、道桥工程系领导的关怀,卢阳项目的领导和员工的大力支持下,工地课堂开展的非常如火如荼,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进步很快,学生的素质和才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下面将这几个月来的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卢阳工地党旗红 为了贯彻工学结合,推动深度校企联合,?2011年3月17日陕铁院在中铁航空港一公司卢阳项目部成立了洛阳实习实训基地。 图1 陕铁院洛阳实训基地挂牌 这一天卢阳工地迎来了陕铁院道桥3093班42名大学生,在九朝古都洛阳他们进行了为期半年的现场教学,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谱写了一首青春之歌。 其中22名大学生在洛阳至洛宁段第一项目部(洛阳)学习,由彭磊老师带队,另20名大学生在洛宁至卢阳段第三项目部(洛宁)项目部学习,由罗建华老师带队。 一到工地就成立了工地临时党支部,建立了青年党员服务队,在工地现场开展了争先创优活动。 郑卢高速公路洛阳到洛宁段全长约68.92公里,其中由中铁航空港一公司(原中铁一局一公司)承建的第一标标段,全长5公里,挖方约236万方,填方约65万方,枢纽互通式立交1处,大中桥2座,匝道桥16座,涵洞7座、通道5座、天桥2座;桥梁上部结构形式为25米、30米预应力砼组合箱梁、预应力钢筋砼连续箱梁,基层19.6万平方米,工程总造价2.18亿元,合同期21个月。其中三标段含长度400米黄土隧道一座,因为土质为湿陷性黄土和浅埋(最小埋深15米),而且隧道上部有保护文物,不允许沉降,施工难度较大,技术含量较高。 郑卢高速公路洛阳到洛宁段工程类别齐全,这42名学生现场教学期间正好处于大干阶段,整个工程涵盖道路桥梁所有的施工工序、最常用施工技术和材料试验与检测的常用项目,是道路桥梁工程和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学习施工技术、体验工地生活、接受实践锻炼的良好场所。 二、创先争优在工地 为了深入实际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道桥系3093班的师生在卢阳工地成立了第一个工地临时党支部,接受了由卢阳、卢宁项目部党委书记和道桥系党委书记授予的“党旗”和“青年党员服务队队旗”,七名学生党员和工地党员一帮一结成对子,在这系列活动标志着“卢阳工地党旗红”正式启动。 图2 卢阳项目部党委书记和建平(右1)向党员先锋队授党旗 图3 道桥系党委书记李军志(右1)授青年服务队队旗 图4党员一帮一仪式 在这次活动中,学生党员们发扬着乐于奉献,刻苦钻研的精神,争当优秀党员,争创“党员先锋岗”,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保堡作用,给同学们树立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着同学们的积极性,圆满地完成了工学实践的任务,并且将雷锋精神带到了施工一线,他们的热心热肠在施工队工人中也被津津乐道。 在工地期间,道桥3093班的一群学生党员们发挥了党员的先进模范性,得到了项目工作人员的一致认可。预备党员南楠在工作仅两个月后,就开始单独负责桩基的施工;预备党员牛立波从事测量工作,一天下来不知要在几公里的工地走上几遍,经常是一天下来全身全是土,同学都笑着说牛书记(学生团支部书记)泥人了------- 图5 预备党员南楠在测量桩基础标高 在5月4日这天,工地临时党支部听取了施工现场技术人员的意见,在工地召开了支部大会,讨论南楠等十名表现突出学生的入党问题,使其成功地加入了党组织。 三、工学结合,融入企业 1.适应工地 这群大学生们离开学校,来到卢阳工地后,克服了工地上班早、下班晚、工作时间长、加班频繁、工作环境艰苦和出行不便等诸多困难,严格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工作中勤学好问,不怕苦,不怕累,很快适应了节奏快,压力大,环境艰苦的工地生活,完美地诠释了陕铁院“吃苦奉献、拼搏争先”的精神。 图6 工地清晨点名 图7 何海在进行水泥胶砂试验 2.工地课堂 虽然离开了学校,远离了教室,但工地课堂却办得红红火火,在这里我们聘请了技术突出,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作为校外兼职教师达数十人之多,定期邀请他们为学生们授课,他们结合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自身丰富的施工经验,为学生们讲解,生动的课程让同学们受益无穷。 图8 罗建华老师指导学生认识冲击钻钻头 图9彭磊老师(中间)指导学生进行超声管检测 图10 陕铁院校友马耀华副经理指导大家如何在工地学习 图11焦胜军副院长向卢阳项目部总工陕铁院校友王维涛授兼职教师聘书 开展工地课堂后,学生的进步非常明显,学生们的工作也得到部门的认可,同学们开始参与生产技术交流大会,生产技术大会的召开让学生们有机会与所有技术人员共聚一堂探讨并解决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中困扰我们的疑惑,在工作发现问题,在交流中解决问题,这让同学们收获颇多。比如,王力凡同学提出了检桩的工艺改进办法得到了项目领导的称赞。 图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