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财务知识}有关加强全区财源建设的调研报告.docx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有关加强全区财源建设的调研报告.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有关加强全区财源建设的调研报告 确保了地方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2006-2010年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完成一五357万元、17103万元、一五550万元、16409万元、19105万元,比“十五”末增收5092万元,增长36.3%,平均增长速度达到6.4%。 (二)财政收入结构明显优化。在财政收入结构上,我区通过逐年降低非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压缩水分,使我区财政收入结构明显变化,得到了优化调整,区级实有财力不断增强,财源基础不断夯实,非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例由2005年的34.47%到2010年一五.2%,下降了19.5个百分点。 (三)财源项目建设卓有成效。“十一五”期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财源建设为重点,按照抓主抓重、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工作思路,规模发展,整体推进,构建起了有发展前景、有地方特色的城乡财源建设体系。近年来,向上争取到位各类财源建设资金6000余万元,区财政每年安排企业发展资金300万元用于支持企业发展,通过财政支持使工业园区、新世纪集团、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宝马纸业公司、百兴集团、金江副食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通过项目建设不断壮大,为地方财政做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 (四)产业优势初步形成。“十一五”以来,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工业发展步伐加快,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初步形成,形成了产业优势。三产结构由2005年的11.06︰41.76︰47.一八调整到2010年的一三.07︰39.89︰47.04,形成了能源、建材、食品酿造、皮革、造纸、制药、机械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为主的工业生产体系,培育了商贸、旅游、肉牛、果菜四大特色产业;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商贸流通聚集功能凸显,外来经商、投资者剧增,肉牛产业逐步壮大;以国家5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崆峒山为主导的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生态工程和环境保护得到重视和加强。 (五)发展基础相对坚实。一是城市建设加速推进,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区品位大幅提升,集聚功能大大增强。二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多项指标连续几年保持了较快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三是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四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这些都为我区未来的经济发展、财源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我区财源建设及财政保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区在财政收入、财源建设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发展,全区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但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衡量,我区财源建设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财政收入结构不合理,支柱财源缺乏。首先从2010年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看,而我区仅为4.一八%,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我区国民经济的产出率还比较低,各项产业对财政的贡献不高。其次非税收入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一五.2%,虽较“十五”末同比有所下降,但比重仍然偏高,地方有效财力受阻,财政收入质量有待大幅提高。最后辖区内大企业少,大财源税收短缺,财源结构单一,税源零散,缺乏支柱财源,收入压力很大,增收困难。 (二)投入产出效益不佳,新兴财源贡献不多。2010年比上年,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为32.84%,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为5.5%,没有达到以投资增长拉动经济发展,加快培植和夯实地方财源的预期目标。 (三)财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和尖锐。主体税源不足,主体税种呈下降趋势。我区没有特别突出的工业项目,骨干税源企业没有形成完全优势,主体税种在税率下调、市场变化、金融危机等客观因素影响下,继续呈下降趋势,收入压力很大,增收困难。 (四)支出压力大,资金调度仍很困难。我区是典型的吃饭不足型财政,财政供给人员和社保供养人员多,负担沉重,本级收入不能满足全区支出需求,主要靠争取上级财政的资金来保证工资、扶贫、救灾等重点支出,可用于项目建设和发展方面的资金非常有限,区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严重不足。 (五)财政债务包袱沉重,偿债压力大。截止2011年6月底,全区共计债务90070万元,其中:直接债务76319万元,包括政府部门债务39997万元,财政部门债务36322万元;担保债务7071万元;挂账债务6680万元。仅财政部门年支付利息2400多万元,这些债务大部分都是到期或逾期债务,直接困挠着财政事业发展。 (六)征管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一是理财观念不强,业务素质低,制止“偷、逃”税费问题、监管企业的工作及措施不够有力,仍然存在“跑、冒、滴、漏”等税收流失现象。调查了解到,有些企业存在异地纳税现象,不少企业存有财务管理混乱问题,有的不设帐本,逃避稽查;有的核算不实,隐瞒经营成果;个别企业甚至是规模企业,不交税或交税寥寥。二是个别单位和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乱检查、乱罚款、乱收费,有的还非常突出,企业反映

文档评论(0)

fengchenxi0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