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极拳基本知识
教程
前 言
太极拳是中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她以其深厚的哲学底蕴和明显的健身效果而享誉于世。
随着信息社会和全球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健康已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生活中倍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给出的新定义是:“健康,不只是身体上的良好,而且还包括精神的以及社会的安宁状态。”现代人对健康标准的认识,必然会对健身的理论与手段提出新的期望和要求。
太极拳以人体生命的整体观,以及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观”为其哲学基础,集导引、呼吸吐纳、拳技于一体,收健身养性之同效,流传数百年而不衰。她无论是对于现代社会中过度紧张的工作或学习、快速生活节奏重压下的公司职员,还是对退休之后颐养天年的老人,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都是一项健体强身修身养性的理想手段。
随着太极拳运动在我国社区、学校的普及与提高,参加锻炼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学习欲望也更加强烈。为了满足我校学生及广大太极拳初学者全面、系统地学好练好太极拳项目,提高健身效果,以及参加武术段位考核的需求,作者试图将太极拳的理论基础和动作整理成册,作为内部教材。
限于作者的水平和时间关系,教材中难免有不妥甚至错误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目 录
一、太极拳基本知识 …………………………………… 1
(一)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 ………………………………… 1
(二)太极拳的名称………………………………………… 1
(三)太极拳的运动形式和特点 …………………………… 3
(四)太极拳的健身作用 ………………………………… 4
二、基本技术的规格、要领 ……………………… 4
(一)身型、姿势 …………………………………………… 4
(二)手型、手法 ………………………………………… 7
(三)步型、步法 …………………………………………… 8
(四)眼法 …………………………………………………… 9
三、如何练好太极拳 ……… ………… … … … …… 9
(一)学练提示 ……………………………………………… 9
(二)如何使用本书学练太极拳 …………………………… 11
一、太极拳基本知识
(一)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其中不乏带有神秘色彩的传说。
一种说法是太极拳起源于宋代武当山道士张三丰,他在皇帝召见途中受强盗拦阻,夜梦武当山神授以拳法,杀退百余贼人,创编了太极拳。
另一种说法任务张三丰为元末明初人,在武当山修道炼丹过程中,观察蛇雀之争,探索龟鹤长寿之秘,由此创编了太极拳。然而,由于史料不足,尽管张三丰创拳之说流传广泛,但他与太极拳的关系仍成为武术史界的悬案。
还有人认为太极拳传于唐代许宝平或明初陈卜。此说虽有宋氏手抄拳谱与陈氏家谱记载,然而找不到其他佐证,也难以确立。
根据现代史实,明末清初太极拳已经在河南农村流传开展,名师辈出,尤以温县陈家沟和赵堡镇为中心,代表人物是陈王廷和蒋发。
综上所述,有关太极拳的起源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考定。
长期以来,太极拳的开展局限于河南农村。19世纪初,河北永年人杨露禅拜陈家沟陈长兴为师,学习了太极拳带回原籍,不久又到北京推广,从此才开辟了太极拳走向全国的新局面。
近一百多年来,太极拳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技术不断演变,内容不断丰富,逐渐形成了很多流派。主要有:
杨式太极拳:为杨露禅首创。拳势中正舒展,动作均匀柔和,架势幅度大,走弧形。目前流传最为普遍。
陈式太极拳:为各派中传播历史最悠久的太极拳,仍保留有古老的发力、跳跃、震脚动作,运动量较大,速度快慢相间,动作多做螺旋缠绕,有刚有柔。
吴式太极拳:为杨式传人吴鉴全创编。特点是细腻柔和,斜中寓正,动作弧形,幅度适中。
武式太极拳:为武禹襄在赵堡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创编。该拳简洁紧凑,立身中正,朴实添秀,动作柔缓,幅度较小,如干枝老梅。
孙式太极拳:为形意、八卦拳名师孙禄堂在武式太极拳基础上创编。动作小巧,步法灵活,进退相随,又称活步太极拳。
新中国成立以后,太极拳作为武术重点项目,得到了更大的普及与开展。太极拳不仅列入了国家正式体育竞赛项目,每年都有全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