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循环经济与水土保持.docx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循环经济与水土保持.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循环经济与水土保持 柴达木循环经济与水土保持 张福良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资源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改善,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分布范围广、面积大、侵蚀类型多,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耕地减少,土地退化,沙尘暴频繁发生,河道水库泥沙淤积,洪涝灾害加剧,影响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加剧干旱的发展,生态环境恶化,加剧贫困,水土流失已经成为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并且危及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21世纪是全球致力于经济和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明确提出了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走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道路,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将是我国新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 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四周为阿尔金山、祁连山南麓和昆仑山北麓所环绕,盆地内气候干燥、寒冷、多风,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而日照丰富,气候干燥的自然条件,决定了水分是当地植被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柴达木盆地是我省沙漠化面积最大、治理难度最大的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和自然环境,境内植被稀少,森林覆盖率低,也是全国荒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盆地集中了我省90%的沙漠化土地,沙漠化面积达1.3亿亩,而且沙漠化面积还以每年100万亩的速度扩大,几十年间人为破坏的沙生植被达1807万亩,目前的森林覆盖率还不足0.9%!近年来,穿越盆地的铁路、公路几乎每年都要受到风沙的侵袭。该地区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已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随着我国经济开发向西北部的转移,其开发手段的现代化和开发力度的加强,势必进一步加剧水土资源的流失,水土流失目前主要是指第一阶段即地貌发育的侵蚀过程。地貌的侵蚀一般被分为两类:自然侵蚀和人为侵蚀,而人为侵蚀被认为是加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固然加剧了侵蚀过程的发生,但它是在自然侵蚀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符合自然侵蚀规律的。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水土流失的治理不仅仅是减少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应该是使人类活动在地貌演化过程中扮演因势利导的角色,使其向着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避免人类经济活动中无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难以弥补的毁坏。生态平衡是整个生物圈保持正常的生命维持系统的重要条件,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相对平衡是因为内部具有自动调节的能力。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也越复杂多样,物质循环的渠道也越多,这样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反之,结构简单,成分单调,调节能力越小。不管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强与弱,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干扰因素的影响超过调节能力的极限时,调节能力就要降低甚至消失,从而引起生态失调,甚至整个系统的崩溃。而目前柴达木盆地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一旦遭受破坏就很难得到恢复。政府把发展经济,提高地区的GDP作为主要工作目标,往往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柴达木被列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实验区,该区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开发的主要对象,保护水土资源将显的尤为重要,水土保持是柴达木盆地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是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保护城乡生态环境的可靠屏障。 生态脆弱区资源开发与生态保育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也是当代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里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脆弱,稳定性差,经济过程与生态过程的协同性低,对人类和自然的干扰反应敏感,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与经济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生态与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为解决和处理好所面临的这一系列问题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以下方面的关系。(一)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生态建设的关系,要在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美化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牢固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观念,要在制定重大产业调整和发展政策时,将生态保护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把生态建设与保护纳入各级政府预算范围之内,确保各项生态建设与保护措施真正得到落实。(二)制定并健全生态建设与保护的法律法规,针对目前我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法制建设的薄弱环节,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法律法规,改变多年来单纯保护资源环境的现状,加强对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实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化的良性循环。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体系要针对不同类型资源的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科学地制定生态保护与恢复的行政规章和标准,重点制定水资源、土地

文档评论(0)

fengchenxi0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