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 4-6大豆病毒病 4-6大豆病毒病.ppt

植物保护 4-6大豆病毒病 4-6大豆病毒病.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豆病毒病 大豆病毒病在我国各大豆产区都有发生,导致形成种皮斑驳,呈褐斑粒,引起减产,质量下降,含油量降低。 症状 轻花叶型:用肉眼能观察到叶片上有轻微淡黄色斑驳,此症状在后期感病植株或抗病品种上常见。 重花叶型:病叶呈黄绿相间的斑驳,叶肉呈突起状,严重皱缩,暗绿色,叶缘向后卷曲,叶脉坏死,感病或发病早的植株矮化。 皱缩花叶型:叶脉庖状突起,叶片歪扭、皱缩、植株矮化,结荚少。 黄斑型:皱缩花叶和轻花叶混合发生。 症状 芽枯型:病株顶芽萎缩卷曲,发脆易断,呈黑褐色枯死,植株矮化,开花期花芽萎缩不结荚,或豆荚畸形,其上产生不规则或圆形褐色的斑块。 褐斑粒:是花叶病在种子上的表现,病种子上常产生斑驳,斑纹为云纹状或放射状,病株种子受气候或品种的影响,有的无斑驳或很少有斑驳。 诊断要点 病叶呈黄绿相间的斑驳, 严重皱缩, 病种子产生云纹状或放射的斑驳。 病原 大豆花叶病毒简称SMV。 病毒粒体线状,在寄主体外稳定性较差,钝化温度55~65℃, 体外保毒期1~4天, 稀释限点10-2~10-3。 发病规律 (1)种子带毒 营养期感染越早,种子带毒率越高,抗病品种种子带毒率显著低于感病品种,因此,带毒种子是田间毒源的基础。 (2)传毒蚜虫介体的消长 多数有翅蚜着落于大豆冠层叶为害,黄绿色植株率多于深绿色。蚜虫传播距离在100 m以内,大豆上繁殖的蚜虫,迁飞着落消长情况是传毒的主要介体,附近作物蚜虫经过大豆田,着落率、传毒率低。 发病规律 (3)品种抗性 主要影响田间初侵染源及病害发生严重程度。品种抗斑驳,即不产生斑驳或斑驳率低;抗种传,即不种传或种传率低;抗蚜虫,即蚜虫不取食或着落率低。 (4)其他因素 影响潜育期长短的是气温。但温度高于30℃时病株可出现隐症现象。高温隐症品种产量损失比显症品种少。长期种植同一抗病品种,会引起病毒株系变化,造成品种抗性降低或丧失抗病性。SMV还可通过汁液摩擦传播。 防治措施策略 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和药剂防治蚜虫等综合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用不带毒种子,建立无病留种田,提倡在无病田留种,播种前要严格筛选种子,清除褐斑粒; 彻底拔除病株:在大豆生长期间要彻底拔除病株; 种子田应与大豆生产田及其他作物田隔离l00 m以上,防止病毒传播; 避免晚播,大豆易感病期要避开蚜虫高峰期;采用大豆与高秆作物间作可减轻蚜虫危害从而减轻发病。 防治技术 加强种子检疫 在调运种子或进行品种资源交换时,会引进非本地病毒或株系,从而扩大病害流行的范围和流行的程度。因此,在引种时,对引进的种子要先隔离种植,从无病株上留取无病毒的种子繁殖。 防治技术 治蚜防病 大豆花叶病发生流行与蚜虫数量、蚜虫为害高峰期出现早晚关系密切,在蚜虫发生期: 可选用1.5%乐果粉剂22.5-30.0 kg/hm2喷粉; 或用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 此外,用银灰薄膜放置田间驱蚜,防病效果达80%。 防治技术 大豆灰斑病 大豆灰斑病在全世界大豆产区均有发生,一般情况下,危害不重。但在个别地区、个别年份也有造成减产或严重减产的,病害发生不仅影响产量, 还因籽粒带病斑影响品质、 使病粒发芽率降低、 脂肪含量降低约2.9%、 蛋白质含量降低约1.2%。 叶片 主要侵染叶片,也可侵染幼苗、茎、荚和种子。 带菌种子长出的幼苗,子叶上病斑半圆形、稍凹陷,深褐色。 多雨年份生长点受侵染,使幼苗枯死。 天气干旱,仅在叶片上发病,初为褪绿色小圆斑,后逐渐扩展为圆形,边缘褐色,中央灰色或灰褐色的蛙眼状病斑。有时病斑也可扩展至椭圆形。 潮湿时在叶片背面病斑的中央密生灰色霉层(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害严重时,病斑合并使叶片干枯死亡,提早脱落。 症状 茎、荚、种子 茎部病斑为椭圆形或纺锤形,初呈深褐色,以后变成浅灰色。 荚上病斑为圆形或椭圆形,稍凹陷,颜色与叶部病斑相似,因豆荚表面多毛,肉眼不易见到霉层。 种子上病斑明显,多为蛙眼状灰褐色圆斑,边缘深褐色。 症状 诊断要点: 圆形或椭圆形,边缘褐色、中央灰色或灰褐色的蛙眼状病斑, 潮湿时在叶背面病斑的中央密生灰色霉层。 病原 为大豆尾孢菌Cercospora sojina Hara,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尾孢属。 分生孢子梗5~12根成束从寄主气孔伸出,不分枝,有膝状屈曲,淡褐色,孢痕明显。分生孢子倒棍棒状或圆柱形,无色透明,顶端尖细,基部钝圆,有1~9个横隔。分生孢子萌发时从两端细胞长出芽管,有时也可从中部细胞长出。   大豆灰斑菌形态图 初侵染来源 1病菌以菌丝体在种子或病残体上越冬。其中以病残体为主要初侵染来源, 2种子带菌对病害流行关系不大。 表土层的病残体越冬后产生的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 带菌种子长出的幼苗在叶片上可出现病斑。 温暖潮湿时病斑上产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