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文摘要
摘 要
针对水质、水量变化大的小规模污水处理设施及装备,需设置大容积的调节
池进行水量调节,使得小规模污水处理的投资、运行成本大幅提高的问题突出,
研发基于非稳态进水流量的小规模城镇污水电化学-生物膜组合处理技术。重点考
察了电流强度、极板间距、HRT 对电化学系统除磷效能的影响;系统研究了填料
密度、运行工况、HRT 和DO 对轻质填料生物膜系统脱氮效能的影响;并采用
16S rDNA Amplicon 高通量测序对系统微生物种群结构及优势功能菌属进行研
究,探讨了系统脱氮机理。在此基础上,在非稳态进水条件下,考察了电化学-轻
质填料生物膜组合系统的除磷脱氮效能。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电流强度、极板间距、HRT 对系统除磷效能影响显著。随着电流强度、HRT 增
加,系统除磷效能增加,电流效率降低;随着极板间距增加,系统除磷效能和电流
效率均先增加后降低。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 HRT 对系统除磷效能影响极显著,
电流强度、极板间距对系统除磷效能影响显著;各因素影响程度依次为:HRT 电
流强度极板间距。电化学除磷中试系统在非稳态进水流量时,反应器在电流强度
2A 、极板间距15cm 的最优工况下运行,非稳态进水最大峰值流量出现时段,反应
器最短 HRT 为 2h ,系统在最不利出水点的 TP 浓度为 0.46mg/L,TP 去除率为
90.8% 。
HRT 、DO 对轻质填料生物膜系统的脱氮效能影响显著。中试系统在非稳态进
水流量时,反应器在温度20±5℃、周期运行工况为进水曝气(2h~8h )-瞬时排水、
DO 为5-6mg/L 条件下运行,非稳态进水最大峰值流量出现时段,反应器最短HRT
为2h ,系统在最不利出水点的COD、NH4+-N 、TN 浓度分别为29.6mg/L 、4.92 mg/L、
9.26 mg/L ,去除率分别为90.0%、87.8%、78.0% 。
电化学-轻质填料生物膜组合处理系统在非稳态进水流量时,组合系统在温度
20±5℃,电化学单元在电流强度2A 、极板间距15cm、HRT 为2h~5h 下运行,生
物膜单元,在周期运行工况为进水曝气(2h~8h )-瞬时排水、DO 为5-6mg/L 条件
下运行,非稳态进水最大峰值流量出现时段,反应器最短HRT 为2h ,系统在最不
利出水点的COD、NH4+-N 、TN、TP 浓度分别为32.6mg/L、4.94 mg/L 、9.49 mg/L、
0.27mg/L,去除率分别为89.1%、87.7%、77.5%、94.6%,达到 《城镇污水厂污染
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一级A 标准。
16Sr RNA Amplicon 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轻质填料生物膜脱氮系统中优势硝
化菌功能菌属主要有肠杆菌属 Enterobacter 、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反硝化功
I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能 菌 属 主 要 有 黄 杆 菌 属 Flavobacterium 、 丛 毛 单 胞 菌 属
Comamonadaceae_unclassified、螺旋体菌属Saccharibacteria;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
菌属Pseudomonas 、Rhizobium sp 。稳态、非稳态进水方式对于轻质填料生物膜系
统的生物种群结构影响显著,在非稳态进水条件下,系统的生物群落多样性及相对
丰度发生变化。
关键词:小规模污水处理;非稳态进水、电化学法;脱氮除磷;生物膜
II
英文摘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蝗绿僵菌腺苷酸形成还原酶MaAfr功能研究.pdf
- 蝗绿僵菌转录因子MapacC的功能研究.pdf
- 混合动力车用复合结构双转子电机电磁耦合分析及结构优化设计.pdf
- 混合动力汽车电液复合制动系统协调优化控制.pdf
- 混合梁斜拉桥单箱三室箱梁剪力滞效应研究.pdf
- 混凝气浮-水解酸化-ABR_前置缺氧池-两级A_O-混凝沉淀处理制药废水.pdf
- 活性炭纤维_泡沫镍阴极的电化学工艺除藻效能与机制.pdf
- 活性污泥聚集过程中胞外聚合物的构成及功能分析.pdf
- 火电厂脱硫废水在高温旋风蒸发器中的蒸发流动特性数值研究.pdf
- 机械加工车间环境质量及其职业健康损害评价研究.pdf
- 基于分区广义变分原理及有限元法的极少网格重划分裂纹扩展研究.pdf
- 基于分数阶模型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多状态估计.pdf
- 基于腐殖酸生物合成的木质纤维素好氧固态发酵特性研究.pdf
- 基于复杂网络的作业车间生产瓶颈识别.pdf
- 基于改进CFxLMS算法的多次级有源隔声窗研究.pdf
- 基于改进的SWAT模型的山地流域吸附态氮磷负荷模拟研究 ——以三峡库区为例.pdf
- 基于改进和声搜索算法的城市雨洪模型参数率定.pdf
- 基于改进人工鱼群算法的PC构件运输车辆调度优化研究.pdf
- 基于改进型内置耦合传感器的电缆局放检测及信号分析研究.pdf
- 基于工况识别的混合动力汽车自适应ECMS能量管理策略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