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检测技术 轿厢系统 轿厢结构.ppt

电梯检测技术 轿厢系统 轿厢结构.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8.3 轿壁、轿厢地板和轿顶 8.3.1 轿厢应由轿壁、轿厢地板和轿顶完全封闭,只允许有下列开口: a)使用人员正常出入口; b)轿厢安全窗和轿厢安全门; c)通风孔。 解说:由于要求轿厢应是“完全封闭”的,因此排除了采用部分封闭的轿厢的可能。这里讲到的“只允许有下列开口”是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预留的开口,并不是说轿厢壁板之间、轿门和门框之间、天花板和轿厢壁板之间不可以存在缝隙,事实上这样也是作不到的。 * 这里提到的“轿厢安全窗”在GB/T7024-1997《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中的定义是:“在轿厢顶部向外开启的封闭窗,供安装、检修人员使用或发生事故时援救和撤离乘客的轿厢应急出口。安全窗上应装有当窗扇打开时即可断开控制电路的开关”。轿厢安全窗和轿厢安全门并不是必须要设置的。建议在开设有井道安全门时,最好设置轿厢安全窗以方便救援。 考虑到轿厢内乘客较多的情况下,一旦遇到停电故障而造成轿厢风扇停止时,可能造成轿内人员窒息,因此要开设通风孔。通风孔的具体要求在8.16条中有规定。 * 8.3.2 轿壁、轿厢地板和轿顶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包括轿厢架、导靴、轿壁、轿厢地板和轿顶的总成也须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承受在电梯正常运行、安全钳动作或轿厢撞击缓冲器的作用力。 解说:轿顶是工作平台,机械强度应满足人员在上面站立和工作时所施加的力。在8.13.1条中有这样的规定“在轿顶的任何位置上,应能支撑两个人的体重,每个人按0.20x0.20m面积上作用1000N的力,应无永久变形”。 本条和8.13.1条共同构成了对轿顶强度的最低要求,轿顶并非只要满足这些要求就完全可以了,轿顶强度的具体情况应根据允许在轿顶同时工作的人员的数量决定。 * 8.3.2.1 轿壁应具有这样的机械强度:即用300N的力,均匀地分布在5cm2的圆形或方形面积上,沿轿厢内向轿厢外方向垂直作用于轿壁的任何位置上,轿壁应: a)无永久变形; b)弹性变形不大15mm。 解说:本条明确指定了受力方向(沿轿厢内向轿厢外方向垂直作用于轿壁的任何位置上)。这是因为,对于轿厢壁(包括8.6.7.1条规定的轿门),人员是不可能从轿厢外向轿厢内施加力的。但由于轿门通常是没有锁紧装置的,因此人员完全可能扒开轿门推层门,因此层门在两个方向上都要能经受这样的力。井道的情况也一样。 这里要求的强度都是最小值。 * 8.3.2.2 玻璃轿壁应使用夹层玻璃,应按表J1选用或能承受附录J所述的冲击摆试验。 在试验后,轿壁的安全性能应不受影响。 距轿厢地板1.10m高度以下若使用玻璃轿壁,则应在高度0.90m至1.10m之间设置一个扶手,这个扶手应牢固固定,与玻璃无关。 * * 8.3.2.3 玻璃轿壁的固定件,即使在玻璃下沉的情况下,也应保证玻璃不会滑出。 8.3.2.4 玻璃轿壁上应有永久性的标记: a)供应商名称或商标; b)玻璃的型式; c)厚度[如:(8+0.76+8)mm] 8.3.2.5 轿顶应满足8.13的要求。 解说:8.13中要求了轿顶必须满足的最小强度、轿顶护栏设置要求、轿顶滑轮(如果有)的防护以及如果轿顶采用玻璃制造,玻璃应采用夹层玻璃。 8.3.3 轿壁、轿厢地板和顶板不得使用易燃或由于可能产生有害或大量气体和烟雾而造成危险的材料制成。 * 8.4 护脚板 解说:轿厢护脚板是涉及安全的非常重要的部件。护脚板的作用有两个: 一是防止人员在轿厢提前开门或再平层(参见7.7.2.2中内容)时挤压、剪切靠近层门附近的人员的脚。 第二个作用是在救援释放轿内乘客时,如果轿厢护脚板下沿未超出层门地坎,在没有其他附加安全措施的情况下,护脚板的高度可以挡住轿厢地坎以下部分的层门开口,可以防止救援人员和从轿内爬出(跳出)的人员坠入井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 8.4.1 每一轿厢地坎上均须装设护脚板,其宽度应等于相应层站入口的整个净宽度。护脚板的垂直部分以下应成斜面向下延伸,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应大于60°,该斜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深度不得小于20mm。 8.4.2 护脚板垂直部分的高度不应小于0.75 m。 * 轿厢护脚板对 人员的保护 * 8.4.3 对于采用对接操作的电梯(见14.2.1.5),其护脚板垂直部分的高度应是在轿厢处于最高装卸位置时,延伸到层门地坎线以下不小于0.10m。 8.5 轿厢入口 轿厢的入口应装设轿门。 8.6 轿门 8.6.1 轿门应是无孔的。载货电梯除外,载货电梯可以采用向上开启的垂直滑动门,这种门可以是网状的或带孔的板状形式。网或板孔的尺寸,在水平方向不得大于10mm,垂直方向不得大于60mm。 * 8.6.2 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