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NUMPAGES 《凡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四川省成都市双林小学 王维令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心愿”之《凡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重点词句,理解信的内容和凡卡对往事的回忆,了解凡卡的心愿及其产生原因,了解俄国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 2.学习课文插叙、对比、直接描写等写作手法,体会其表达作用。 3.学习契诃夫写作手法,进行片段推想描写。 【学情分析】 凡卡的生活年代,距离生活在当今中国的城市少儿来说,已经有一种遥不可及的隔阂。因此,教学时,引导学生走进凡卡的心灵,特别感受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至关重要。另外,引导学生学习契诃夫直接描写、细节表达、对比描写手法进行小练笔描写,也是学生应该重点关注的地方。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俄国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 难点:学习课文插叙、对比、直接描写等写作手法,体会其表达作用,进行小练笔描写。 【教学过程】 活动一:开门见山,温故知新 1.齐读课题,引导回顾:凡卡的心愿是什么呢?抽生答。 2.分别用一个词概括凡卡的学徒生活和乡村生活。 【设计意图:聚焦主要内容,培养概括能力,为下文学习做铺垫。】 活动二:走进学徒生活,感受凡卡悲惨 1.教师:其实呀,凡卡在给爷爷的信中,有一句话直接评价了他自己的学徒生活。请找出来,读一读。 2.师:“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凡卡在城里到底遭受了怎样的磨难,使小小年纪的他发出了如此绝望的悲叹?课文有一个自然段,直接描写了凡卡的悲惨遭遇。是哪一个自然段?抽一生直接读出这些句子来。其他同学请思考:这些句子,是从哪些层面在描写凡卡的学徒生活的? 3. 再次浏览第八自然段的前七句话,按照学习要求同桌合作学习:(1)选择片段:从“挨打”、“挨饿”、“挨冻(受累)”这三个方面的描写中,勾画出最刺痛你的心的一个片段。(2)抓关键词:圈点这个片段的关键词,简单批注自己的理解和感受。(3)汇报展示:有条理进行汇报,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个片段。 4.引导展示汇报,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感情朗读,反复朗读:“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5.引导学习这些语段的表达方法,配乐整体感情朗读描写凡卡学徒生活悲惨的片段。 【设计意图:以“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为情感线,按照“选取片段——抓关键词——汇报展示”的步骤,聚焦第八自然段凡卡的学徒生活片段,进行品读,感受凡卡的悲惨,渗透直接描写、对比描写、典型片段描写、反复等表达方法的习作指导。】 活动三:走进乡村生活,体会插叙作用 1.引导思考:凡卡想回到乡下的原因是什么? 2.思考:如果课文不要这些插叙部分,可不可以,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凡卡乡村生活的快乐,体会插叙段的作用。】 活动四:联系细节,解析凡卡心愿能否实现 1.凡卡的心愿能实现吗?为什么? 2.凡卡回到乡下,就能过上好日子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谈,教师适时出示课文背景资料: 《凡卡》写于1886年,当时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无数失去土地的破产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在城市他们也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引导进一步思考:此时此刻,你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细节和时代背景资料,理解凡卡悲惨命运的不可抗拒。】 活动五:拓展延伸,想象表达 1.谈话,引导学生学习契诃夫的直接描写、对比描写等表达方法,想象课文中未写出的凡卡学徒生活或乡村生活进行小练笔表达! 二选一小练笔: (1)我再也受不住这连狗都不如的生活了!那一次,(??? )。 (2)凡卡的乡村生活多么快乐呀!他还记得那一天,(????? )。 2.展示朗读自己的小练笔成果,师生从内容与表达方法两方面予以评价。 【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学习契诃夫直接描写、对比描写、细节描写手法,进行小练笔表达,培养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通过一悲一乐两个片段的交叉汇报,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 活动六:每课一诗,结束新课 1.引导学生朗读“每课一诗”: 你哭?? 或者不哭??? 打骂饥寒就在那里??? 无法回避 你笑?? 或者不笑??? 美好乡村就在那里??? 永远记忆 无论是在城市?? 还是在乡村??? 不幸就在那里等你 因为 那时的俄国?? 就是富人的天堂???? 穷人的地狱 2.推荐阅读篇目:《小音乐家扬科》。下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班级语文课“传统节目”——“每课一诗”中进一步感受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升华情感。】 附:板书设计 ? ? ? ? ? ? ? ? ? ? ? ? ? ? ? 凡卡 ? ? ? ? ? ? ? ? ? ? ? ? ? ? ? ? 插叙 ?????

文档评论(0)

Epiphan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