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春夜洛城闻笛课件.ppt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春夜洛城闻笛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学习目标 : ? 1. 了解作者、作品,背诵本诗。 ? 2. 理解全诗大意,领悟诗的意境。 ? 3. 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李白 , 中国唐代伟大的 浪漫主义 诗人 被后人尊称为“ 诗仙 ”,与 杜甫并称 为“大李杜” 。(小李杜为李商隐和 杜牧)终身不得志,在其诗中表达出 追求自由和对未来积极向上的精神。 作者简介 李白诗以抒情为主,诗之风格豪放洒脱大气,清新 逸,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构成其特有的 丽绚烂的色彩。继屈原之后,是中国最杰出的诗人 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 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一 分诗抒发其内心的幽怨之气,存诗近千首,有《李 白集》,也是盛唐时期诗歌的代表人物。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 735 年)李 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洛阳在唐代是一 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当时李白客居洛城 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 作此诗。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 / 暗飞声 , 散入春风 / 满洛城 。 此夜曲中 / 闻折柳 , 何人不起 / 故园情? 李白 走进诗歌,划分停顿 积累,解释重点字词。 玉笛: 精美的笛。 暗飞声: 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春风: 指春天的风,比喻恩泽,融和的 气 等引申涵义 闻: 听 ; 听见。 故园: 指故乡,家乡。 谁家玉笛暗飞声, 不知谁家的玉笛吹出悠扬的笛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整个洛阳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曲调, 何人不起故园情。 谁不会萌发思念故乡的深情。 ? 1 、 诗歌首句中的“暗”字有何妙处? 三、合作探究 一个“暗”字,一方面表达了喧嚣过后平 静夜嘹亮笛声传来的突然性,像是悄然而 无痕迹的;另一方面照应了“谁家”,让 人产生无限遐想 . ? “散“字准确的表现了笛声“散入春 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地,勾出了多少 旅人的情思。 2 、赏析“散入春风满洛城”中“散”字的妙处。 ? 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不知从何而来的一曲 低迴呜咽的笛声飘入耳际,曲声随着春风飘扬 传遍洛阳城的每一个角落。 3 、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 城”的画面。 ? “柳”和“留”是谐音,古人往往用“折柳” 送别,有挽留、不舍之意,在这首诗里“折柳 应是一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 4 、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 “折柳”是古代关于惜别的一首名曲,后人在送别 常有折柳的习俗。“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 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听到 “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本诗的 键。 5 、你是否同意“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之说?为什么? ? 从“故园情”三字可以看出这首诗表达的是 人的思乡之情。 6 、 从诗的末句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7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四、课堂小结 ?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抒发 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 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 闻 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 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 ? 五、当堂检测 ? 1. 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 , 。 ? 2. 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 : ? ? 3. 关于本诗的“关键”,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 玉笛 B. 春风 ? C. 折柳 D. 此夜 C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 此夜曲中闻折柳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