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学》第12章第三节两栖纲.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代表动物黑斑蛙--骨骼 有胸骨,无肋骨,不与脊椎相连,不形成胸廓。 胫骨和腓骨,尺骨和桡骨不分离 以上特征中: 有颈椎和荐椎是陆生脊椎动物的特征 二.代表动物黑斑蛙--消化 3.消化系统: 口腔与咽部联合成宽阔的口咽腔 有肌肉质的舌 具有唾液腺 具唾液腺和肌肉质的舌也是陆生脊椎动物的特点。 二.代表动物黑斑蛙--呼吸 3.呼吸系统 有一对薄壁的囊状肺 不具气管、支气管,口腔通过喉头室与肺相连 二.代表动物黑斑蛙--呼吸 进行特殊的咽式呼吸 皮肤和口腔粘膜具有辅助呼吸作用 二.代表动物黑斑蛙--循环 4.循环系统: 心脏由静脉窦、二心房、一心室和动脉圆锥组成 二.代表动物黑斑蛙--循环 特点:不完全的双循环 虽然既有体循环,又有循环,但由于心室不分隔,在心室中多氧血和缺氧血有混合现象,属于不完全的双循环。 由于皮肤有辅助呼吸功能,在回静脉窦的静脉血中含有来自肺皮静脉的多氧血。 二.代表动物黑斑蛙--排泄 5.排泄系统 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泄殖腔组成 幼体蝌蚪以前肾为排泄器官 成体蛙以中肾为排泄器官 排泄物主要是尿素 排泄系统担负调节体内水分的功能。 蛙的肾小球对水有很强的过滤效能,但对水分重吸收功能不强,此功能由大型膀胱来担当。 二.代表动物黑斑蛙--生殖 6.生殖与发育 雌雄异体,体外受精 雄性生殖系统: 精巢一对,以输精小管与肾脏相连。精细胞由输精小管经肾脏到达输精尿管。雄蛙无抱握器。 雌性生殖系统: 卵巢一对,不直接与输卵管相接。卵成熟后,卵细胞突破卵巢外壁落入体腔,受输卵管喇叭口纤摆动和体液的吸引进入输卵管。输卵管后端膨大成子宫,开口于泄殖腔。 二.代表动物黑斑蛙--生殖 6.生殖与发育 二.代表动物黑斑蛙--发育 成熟卵在经过输卵管时,被管壁腺细胞分泌的胶状物质所包裹,形成胶质的卵膜。这些卵在子宫内积聚到一定数量,当雄蛙和雌蛙抱对时才泄殖腔经孔排出体外。此时雄蛙也同时排精,卵和精子在水中受精。受精卵在吸水后卵膜膨胀,彼此相连形成卵块漂浮水面。 蛙卵为少黄卵,卵黄分布不均匀,集中在卵的下半部植物极,上半部有丰富的细胞质,为动物极。动物极表面的细胞质内有黑色素,呈现出黑褐色。 受精卵进行不均等卵裂,完成胚胎发育后胚钻出卵膜变成小蝌蚪。 刚孵化的蝌蚪无四肢,具口吸盘,不取食,也看不见东西。 随后渐渐长出两对外鳃,眼角膜透明能有视力,口板膜破裂开 始取食,成为植食性。 二.代表动物黑斑蛙--发育 鳃由2对变成3对,尾巴伸长,出现尾鳍。 鳃裂内表面的粘膜经褶叠后形成内鳃,外鳃开始退化。 当蝌蚪长到15mm时,前、后肢芽突起,后肢先穿出皮肤, 前肢被鳃盖遮住,在相当长时间内只见后肢,不见前肢。 当蝌蚪长到36mm时,前肢从皮下穿出,开始蜕皮。植食性 蝌蚪变为动物性蝌蚪,肠子开始缩短,尾巴也逐渐缩短。 蝌蚪的尾巴缩短乃至消失是一种组织自溶现象,营养物质 被用来作为建造其它器官的营养。 体内的肺越来越发达,鳃则越来越退化,最终肺完全取代 鳃,蝌蚪变成蛙离水登陆。 二.代表动物黑斑蛙--小结 从黑斑蛙的形态结构和繁殖发育可以看到两栖类虽然已成功登陆,但还不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肺的结构和功能还原始,不能完全担负起呼吸功能,需要皮肤帮助呼吸。 皮肤裸露,没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必须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卵在水中受精,受精卵在水中完成胚胎发育,幼体蝌蚪要在水中生活,整个繁殖过程都离不开水。 综上所述,两栖类是脊椎动物从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中间类型。 三.分类 1. 无尾目 是成体无尾的两栖类。蝌蚪状幼体实现成熟必先经过变态成体无尾,具尾杆骨,有胸骨无肋骨。 黑斑蛙 三.分类 2. 有尾目 蝾螈以及它们的近缘种都具有用于游泳的尾。通过兼性幼态成熟,有的种类在幼体已经性成熟,而仅因为干旱或甲状腺的刺激才发生变态,而有的种类终生具鳃,因而从未发现它们有变态现象。 具长尾,有分离的尾椎骨,有胸骨和肋骨 三.分类 2. 有尾目 大 鲵 三.分类 3.无足目 没有四肢,穴居生活的两栖类,生活在热带或南温带。幼体阶段可能在卵中度过。四肢退化,尾极短,有肋骨,无胸骨 鱼 螈 三.分类 四肢 尾巴 胸骨 肋骨 代表动物 无足目 退化 极短 无 有 鱼螈 无尾目 有 无 有 无 青蛙 有尾目 有 长 有 有 大鲵 、蝾螈 四、起源和进化 两栖类是在泥盆纪早期由总鳍鱼目的鱼类进化而来:这些早期的两栖动物被称为迷齿亚纲(Labyrinthodontia),名称源于它们牙齿的结构。 现代两栖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