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VIP

辽宁省辽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阳市 2019-2020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省指导意见中高二下学期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对真善美的追求历来是一切文艺创作的起点,也是最终的归宿和目的。优秀的文艺作品,不管采取的 是哪种形式,书写的是什么内容,发表于哪个时代,其内在都是对真善美的具体呈现与深刻探寻。可以说, 真善美是文艺价值的度量衡。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 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 表现美、守护美是文艺作品的使命。 与商业文明重思辨、重理性相比,农耕文明重感性、重直觉。芳菲悱恻,多愁善感,华夏民族对自然 之美、人情之美、心灵之美拥有异乎寻常的敏感和信仰,自古就有山水比德的人文传统,这一传统将美与 善牢牢地结合在一起。 山川风物,与人的生命息息相通;花草树木,总是寄托着人的美德与情操、愿望与期盼:梅花坚韧、 翠竹有节、兰花脱俗、菊花清高、牡丹雍容富贵、石榴多子多福……善美并重,是华夏民族悠久的礼乐文 化的突出特征,孔子闻 《韶》,三月不知肉味,因其达到了尽善尽美之境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时空变迁, 诗曾一直肩负着陶冶、净化和升华世人灵魂的使命,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诗人在作品中尽情描绘和表 现自然美、人情美、心灵美。还是童稚之时,我们便从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里想见山水 之奇,在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里感受真挚友情,在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 ”里景仰 君子风骨……爱与善,总是这样伴随着美的感染、情的熏陶,在内心深处生根发芽,随着生命的成长而枝 繁叶茂、开花结果。 当然,文艺作品并非只是表现美、歌颂美,对恶的事物的批判、对丑的事物的鞭挞。同样也是在守护、 弘扬美,是在 “曲线救美”。各种文艺形式——诗、书、画、乐,乃至小说、散文等,在终极意义上,都 是以美为旨归的。尽管它们在表现手法上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便是都注重意境的营造。意境, 并非只是诗歌的专利。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红楼梦》,成功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几百年来,常 读常新,大程度上得益于作者高妙的意境营造功力。现当代受人们喜爱和赞誉的作家,亦莫不如此。画家 深明此理,创作时,讲究意在笔先,就是要用心经营意境。有意境,创作就成功了一大半。现代漫画大师 丰子恺先生善于从古人诗句中撷取最能体现意境的部分入画,寥寥数笔,情态毕现,极富艺术感染力,给 人以无尽的美的享受。 时代发展到如今,社会生活日益纷繁复杂,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技术与开放便捷的新媒介传播方式,使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文艺创作的队伍中来,这使得当今的文学艺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化态势,古典审美 文化的优美、崇高、庄严、秩序性呈现,与当下流行审美文化的日常、随意、流动、碎片化叙事并存共生,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都可以一展歌喉,都不乏知音见赏。相应的,文艺的评价体系也随之发生着改变。但 无论如何,人们在内心深处对真善美的追求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文艺当以真动人、以善感人、以美育人, 这是文艺永恒的魅力之所在。 (摘编自赵海菱《真善美是文艺价值的度量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不管是哪个时期,不管是写诗、小说、戏剧,衷和目的都是表现真善美。 B.反映真善美是一切文艺作品的普遍要求,文艺作品表现的美是最重要的。 C.孔子沉浸 《韶》乐中,吃肉都不知肉味,这是因为孔子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 D.不论表现恶还是描写丑,只要将恶与丑描写得情态毕现,都是美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总述,第二段提出论点,第三至五段主要从古诗和其他文艺形式两个角度进行论述,最后一 段联系实际,强化论点。 B.文章开头从一切文艺创作到优秀的文艺作品,这是从一般到特殊,得出结论:真善美是文艺价值的度量 衡。 C.文章第四段引用古代诗句,论证古诗陶冶、净化和升华世人灵魂的作用,也巧妙衔接了第四段和第五段 的内容。 D.文章第五段阐述 《红楼梦》几百年来常读常新,论证文艺作品都注重意境的营造,营造意境不是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百年树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线工作者,省市一线名师,愿意分享优质资源给所有需要的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