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教改学习记录.pdf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研教改学习记录 一、“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应当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一 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 念。 二、改革传统的封闭的旧课程观,树立开放的大课程观 课程体制是由课程观决定的,有怎样的课程观就有怎样的课程体制。从孔子办 私学算起,我国学校课程已有二千多年的发展史,经历了古代社会、近代社会和现 代社会的历史变革。在二十年代,杜威的经验为本的课程观已在我国广泛流行,但 赫尔巴特的学科中心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观一直处于主宰地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 深受苏联教育理论的影响,长期没有形成自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和课程体系。 按照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原理,一直把课程论作为教学论的一部分。“大陆人士对 ‘课程’的概念,有所谓‘三教’,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1997 年 北京市为了制订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改革方案,进行了有关课程方面的调查, 在教师队伍中,持学科知识为本课程观的约 80%,持经验为本课程观的约 20%。因 为,从课程体制来看,具有普及功能的素质教育课程体制和具有筛选功能的 " 应试 教育 " 课程体制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体制。但是直至今日,作为适宜“应试教育”的 学科知识为本的课程,在教育界和课程观念领域依然严重存在,课程即教学科目的 观念似乎成为一种没有必要改革的公理。因此,要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现代 化,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课程体制,就必须进行 " 课程概念再变革 " ,树立 开放的大课程观,构建一个开放的大课程体制。这个课程体制共包括四大类课程 : 学科课程和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潜隐形课程。 1、摒弃学科本位主义,重视课程的创新价值 2、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构建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和谐发展的基础,教 师要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服务,而不是让学习者为自己完成上级规定的教 学任务服务。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 多彩的世界都是很好的教科书。 3、强调教学与课程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 教学与课程的关系。其中课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观是主导因素。课程观 决定教学观,并因此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 三、改变教师中心观,树立师生互动、交往的平等观 1、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 未发生教学。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 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完全平等。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教学相 长。 2、注重开放和生成,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教学是预设与 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 四、改变单一的教学目标,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构建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 1、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2、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五、树立学生自主发展的活动观 1、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学得会 2、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只有在学生自 主的活动中才能进行。 3、能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成长无法代替,发 展必须主动。培养健全人格、保护学生个性前提,是促进学生自身积极主动的发 展。我们应当寻找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适合教育的儿童。 4 、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生存 六、树立终身学习观一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 1、终身学习是当今学习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终身学习要求 : 学校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更是培养创新精 神和创新能力、终身学习力的摇篮。 3、变革学习方式,切实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习方式 ( 教学方式 ) 的转变是本次课改革的显著特征。单纯接受式 –––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

文档评论(0)

yaner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