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教育与社会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本章主要内容: 一、教育在社会大系统中的定位与移位 二、教育与社会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教育在社会大系统中的定位与移位 一、教育在农业社会中的定位 二、教育在工业社会中的定位 三、教育在信息社会中的定位 第二节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一、教育与政治关系的几种主张 1、从政治角度出发,政治就是教育。 2、从教的角度出发,教育就是政治。 1、政治影响教育。 2、教育也影响政治。 (一)政治对教育的制约 (二)教育对政治的影响 (一)政治对教育的制约 政治决定教育的性质 第二节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一、人类对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认识的发展 (一)教育对经济而言,是一种纯粹消费 (二)人类对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初步认识 (三)教育即生产力——认识的飞跃 二、学校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历史演变 (一)古代社会,学校教育与经济的脱节、分离。 (二)工业社会初期,学校教育开始分化,部分与经济发生联系。 (三)20世纪70年代后,学校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与经济的结合。 三、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一)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二)教育的经济意义 (一)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二)教育的经济意义 1、教育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2、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科研成果对 经济具有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3、教育产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从字源角度来看,“文化”一词源于英语中的 culture,而culture的词源是拉丁语中的cultus,该词的原义中有“耕作”的意思。因而这个词原就有人们在自然界中劳作, 从中取得收获物的意思。引申来说, 就有了教养和摆脱自然状态而久经 锤炼得以存在的意思。 王蓬的诗句“文化有余戒事略” 汉朝刘向《说苑》中所说的“凡武之兴。然后加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 “文”这个汉字的起源是,它是一个由线条相互交叉呈“父”状,万物相互交叉,有装饰花纹的单调的文字。“化”则是人“入”和“七”的会意,“七”即回首从人之意。 故“文化”在文学上也就表示 “物纵 横而无隔阂,引导人从善 ”。 文化的定义 爱德华·B·泰勒(Edward.B.Tylor)的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在其广泛的民族志的意义上来说,是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及其他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所有能力和习性的复合的总体” 。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鲁柯亨的定义; 苏联和日本等国的学者的定义。 文化的定义 大多数学者都承认文化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的名词,它包括了人类通过后天的学习掌握的各种思想和技巧,以及用这种思想和技巧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这其中既有属于经济基础的部分,也有由此决定的上层建筑的部分;既包括了精神产品,也包括了物质产品。可以说这是一种最广泛的文化观。 一、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一)大众文化传播对教育的影响 (二)校园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一)大众文化传播对教育的影响 1、大众文化传播的概念 大众文化传播是文化传播的一种主要方式。是指通过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等传播媒介,向为数众多的人提供信息、知识、思想、见解、娱乐、广告等文化活动。 大众文化传播作为一种交流过程,主要由即传播者、守门者、媒介、受众等这几种要素构成。 2、大众文化传播的特性: ① 信息传递的数量大、速度快,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却出现分化现象。 ② 大众传播带有间接性和非人格性。 ③ 传播内容往往是一般都能接受的通俗的东西,也容易偏向于轰动社会的内容和富有感情的因素。 3、大众文化传播的教育功能 ①大众文化传播影响人的行为规范 ②大众文化传播带给人经验、知识和技能 ③大众文化传播可以影响人的心理和人格 4、大众文化传播的教育局限性 ① 不利于人的理解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② 不利于人的全面、充分发展。 ③ 容易造成“麻醉性逆反功能”现象。 ④ 它既可以传递积极、先进的文化,又可以传递消极落后的文化。 (二)校园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1、校园文化的概念 广义的校园文化,是学校这个群体全部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反映着学校园风貌、办学内容、办学特色,表现于物质精神、内容形式、课内课外、组织制度、师生员工等各方面。 狭义的校园文化,则单指学校精神文化。 学校物质文化与学校精神文化 学校物质文化,是人们对象化活动的一种产物,既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又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必需的物质载体,大体有三种形态:一是环境文化,二是设施文化,三是方式文化。 学校精神文化,是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与学校管理有直接联系的校园主体(即师生员工)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规范制度和组织

文档评论(0)

wxc6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