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寿山石4分类之都城矿脉 作者:尹贤洙 1、都成坑1 都成坑石,又称为杜陵坑石,产于杜陵坑山中。 杜陵坑山位于高山之东,南望加良山,北隔寿山溪,与善伯旗山、善伯山、月尾峰对峙。 1、都成坑2 这个矿脉还出产马背石、鹿目格石、蛇匏石、尼姑楼石、迷翠寮石和花坑石。 矿洞发现于明末清初,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开始大量开采。 石质结实晶莹,敲之响声铿锵如玉。 1、都成坑3 色彩丰富,红、黄、白、灰、紫各色都有。 光泽闲烁夺目,表里如一,永不腿色,质保永年。 行谚有云:都成坑,砂成山,有水色,人人贪。 近年又出新坑,其石质较松但通透度较好。 1、都成坑4 由于杜陵坑多结于岩石之上,故矿层稀薄,解石困难,材大者甚少,佳者质与价均仅次于田石。 都成坑品种繁多,有以洞分,有以质分,一般则以色分。 1、都成坑5 杜陵坑石还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很早以前,代表着祥瑞的神兽麒麟降临寿山,村民们雀跃欢呼,看见麒麟飞向杜陵坑坑山上,之后就不见了,故杜陵坑又有“度麟坑”之名.。 2、琪源洞都成1 寿山村“都成坑”山腰的悬崖旁,有一个矿洞,称“琪源洞”,产有高质量的“寿山石”,称“琪源洞都成坑”石。 琪源洞杜陵坑石出产于杜陵坑山的琪源洞,琪源洞又名“锦源洞”。 2、琪源洞都成2 琪源洞杜陵坑石一登石坛,便声名鹊起,成为各种杜陵坑石之冠。 纯黄而通灵者甚佳,晶莹可称妙品,仅次田黄。 色其多黄、红、白,性洁,少杂质,晶莹温润,温柔可爱,肌理常隐现萝卜纹,系杜陵坑石之最 。 2、琪源洞都成3 琪源洞杜陵——又称“锦洞”,是以矿洞命名的都成坑石品种,在都坑石中品位最高。相传旧洞为张世所开凿,初时所产石并无特色,故不著名。 至20世纪30年代,洞经黄琪源重新开发,所产石质量甚佳,名始大盛。1944年黄琪源去世后此洞不复产石,流传至今珍品寥寥无几,倍见珍 2、琪源洞都成4 “琪源洞”原是一个古矿洞,早在明、清时期,矿石已经被凿尽挖绝,因此成了“废洞”。民国时,寿山村有个石农黄琪源因避雨躲进洞内,忽然一阵电闪雷鸣,把洞壁照得金光灿烂。黄琪源吓了一跳,心想:这不是“冻石”的折光吗?但这石洞为陈朱森的产业,虽然已经矿尽洞废,然而,若是知道洞里仍然有石,绝不肯轻易卖洞。 2、琪源洞都成5 黄琪源不敢把消息传出,当晚特地带二瓶老酒拜访陈朱森。酒过三巡,黄琪源提出要“借洞采石”,双方分利的意见。 陈朱森想:反正洞已废,借给人自己也不亏,何况或许尚有些小利呢!于是点头应承。 2、琪源洞都成6 黄琪源喜从天降,自此率领全家人泡在矿洞里,日以继夜地工作。 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黄琪源才钻出石洞。同时采到了许多山坑冻石,因为质优色好,一批又一批纷纷被大古董商和藏石家高价认购。于是黄琪源一跃而成寿山村的首富。 2、琪源洞都成7 黄琪源发财之后,第一个自然是原“洞主”陈朱森了。陈朱森虽然是心甘情愿把洞“借给黄琪源的”,但口说无凭。陈朱森硬说黄琪源强占矿洞,把官司打到福州去。 这官司一打就是8年,黄琪源把采石头赚来的钱差不多都花完了,最后只好把矿洞还给陈朱森,但“琪源洞都成坑”名称已经风行,直到现在这洞仍然称“琪源洞”。 3、掘性都成坑1 掘性都成坑石也属于寿山石的一种。 都成坑各坑均有剥离于石脉的独石,埋藏于坑洞周围的砂土中,需掘取才能得。 3、掘性都成坑2 石质脂润,微透明,不及洞产石通灵。有网状或环状纹,纹理紊乱。 黄色掘性都成坑石,有桂花黄、枇杷黄、橘皮黄,有时亦出现萝卜纹、石皮、红筋、易与田黄石相混。 3、掘性都成坑3 掘性坑头石俗称坑头田,因属独石,又产于坑头溪口附近的砂土中,是一种未成熟的田石,略有蕴藏在泥土中的温润,细度也极近田黄,润度与亮度与田石无异,由于酸化较透,极似下坂田黄。 3、掘性都成坑4 萝卜纹略显齐直,呈水流纹状,或牛毛纹状。可见石质比较结脆。优秀者“价值与三坂田等同”。 较差的坑头田,人们通常称掘性坑头石,外形棱角突出、多无皮、酸化层薄,色外黄而内淡,灯照之泛白色,若如解石为方印材,如同水坑石然。 3、掘性都成坑5 无萝卜纹或似棉花团状纹,山石气重且含砂砾者。因无地热养之,缺少氧化作用,温润度自然也差,不能作为田石价而购之。 3、掘性都成坑6 分辨这类石材时,一是看温润度,掘性都成温润度差于田黄。二是看纹路,掘性都成之纹为曲而细之水流状、绵絮状纹,与萝卜纹不同。 掘性都成皮黄心淡,有的泛灰色,不若田黄质里泛红。 掘性都成的特点是山石气重,质结而坚,肌理多杂而不纯,时有细小的白杂点,不难分辨。 4、玛佩1 马背石又称“玛佩石”,是20世纪90年代新出产的寿山石品种。产于杜陵坑山西面的山上,由于相连的两个山峰形状如同带鞍的马背而得名。 4、玛佩2 马背石质地比较坚实,半透明,各色具备,以黄、红最常见,或呈两色夹层,黄如蜜腊,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