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文化面向世界的几点思考.doc

关于中国文化面向世界的几点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中国文化面向世界的几点思考 演讲者:乐黛云 (常丽芳整理) 地点:北京大学 演讲者简介: 乐黛云, 1952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 比较文学学会会长, 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著有《跨文化之桥》《跟踪比较文学学科复兴之路》等作品。 对话的目的主要不是说服对方,同化别人,统一思想, 而是要在不同思想的碰撞中产生出新的思想, 这就是“生成性对话”。对话最忌讳的就是“人云亦云”,“我打你通”。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种面对面的相异性,一种文化才有可能对他种文化产生吸引力。 中国文化面向世界的出发点不是单方面地向世界灌输 中国文化,更不是只着眼于宣扬中国“实力”。我们最大的利 益就是与世界文化多元共生,参与到正在形成的新的世界多 元文化的格局中来,探究中国文化作为重要的一员,如何参 与解决世界难题,如何反对单边统治,抵制精神殖民,开创 新的精神世界。 对话不为统一思想,而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中国文化从来强调“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差异是 一切发展的契机。西周末年,伯阳父 (史伯 )同郑桓公谈论政局时,提出这一思想, 第一次区分了“和”与“同”的概念他,说:“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若以同稗同, 尽乃弃矣。”“以他平他”,是以相异和相关为前提,相异的事物相互协调并进,就能发展 ; “以同稗同”则是以相同的事物叠加,其结果只能是窒息生机。中国传统文化很早就认为“不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 后来齐国大臣晏婴 (卒于公元前 500 年)进一步解释了伯阳父的思想。他们认为“不同”是事物组成发展的根本条件。 例如做菜,油盐酱醋必须“不同”,才能成其为菜肴 ;音乐,必 须有“短长疾徐”“哀乐刚柔”等“不同”,才能“相继相成”,成为音乐。此后,“和而不同”成了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孔 子接着发展这一思想并总结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他把“和而不同”作为做人处世的根本原则。 多元文化共处最核心的问题是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沟通。对话的目的主要不是说服对方,同化别人,统一 思想, (更不是文化大革命提倡的统一领导、 统一思想、 统一 意志、统一舆论、 统一行动的五个统一 )而是要在不同思想的 碰撞中产生出新的思想,这就是“生成性对话”。 对话最忌讳 的就是“人云亦云”,“我打你通”。因为我与他人的关系通过对 话,不是特点消失的合金式的“融合”,而是一种“面对面”的关 系。事实上,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种面对面的相异性,一种 文化才有可能对他种文化产生吸引力。对话的关系是真正平 等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产,生新的理解, 擦出新的火花。 中国从自己独特的文化吸引力出发,面对世界,这种方 式不同于美国的“软实力征服”,而是一种平等、和悦、互动的方式。晏婴在一次拜见齐侯时,齐侯对他说:“唯据与我 和。”“据”指的是齐侯侍臣,姓梁,名丘据。晏婴说:“梁丘据 不过是求‘同’而已,哪里谈得上‘和’呢 ?”齐侯问:“‘和’与‘同’ 道还有什么不一样吗 ?”这引出晏婴的一大篇“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议论。随声附和、阿谀奉迎不是“和”,而是小人的“同”。再如郭店竹简记载了另一个故事,说的是鲁穆公问孔子的孙 子子思说:“何如耳可谓忠臣 ?”子思说:“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 ”鲁穆公很不高兴,就去请教成孙弋。 成孙弋说:“善哉言乎!夫为其君之故杀其身者,尝有之也,恒称其君之 恶者,未之有也。夫为其君之故杀其身者,效禄爵者也。恒称其君之恶者,远禄爵者也,为义而远禄爵,非子思,吾恶闻之矣。” 中国传统文化以礼为主体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断言中国不会成为世界大国,因为中国没有独立的、足以影响世界的思想,近代以来中国也确实没有出过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百年来的中西文化对话,中国现代文化和当代学者往往被轻视,中国所面对的是强势文化的灌输和覆盖。 今天,是根本改变这种局面的时候了。中西文化对话的特点,也首先表现为中西学者在平等对话中,以中西文化为资源,探求如何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 目前人类深陷于自我制造的各种冲突中,问题的根源是由自私发展而来的贪婪。自私难于避免,贪婪却是人为培养的,即无止境地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当一切利益和价值以个人为准,排他利益至上,这就在逻辑上拒绝了解决冲突问题的可能性。 中国传统文化与此不同,以礼乐为主体的中国文化,其基础是儒、道、释相辅相成的华夏哲学、美学、文艺以及伦理政治。中国古人认为个人无法独力生存,人的初始状态就是与父母和他人的关系,这首先就是一种社会合作状态。因此,社会的基因不是个人,而是人与人的关系。中国讲礼,礼就是在社会关系中的人如何存在,父慈子孝、君义臣忠、兄友弟恭等等,都是在一种社会关系里存在,不是讲抽象的个人。这意味着优先考虑的是互相

文档评论(0)

187****61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